huhan3000/converted/1.2 第一帝国:长城(下).md

74 KiB
Raw History

1.2第⼀帝国:⻓城(下)

📚

卷⼆《第⼀帝国:⻓城》(下)<----我们在这⾥

卷三《第⼆帝国:运河》(上)

卷四《第⼆帝国:运河》(下)

卷五《第三帝国:圐圙》(上)

卷六《第三帝国:圐圙》(下)

卷⼀《第⼀帝国:⻓城》(上) 视图

gantt   title 东西晋、南北朝宋⻬梁陈东西魏   dateFormat  YYYY 南北朝:crit,NBC,0420,169y section 北朝 %%北朝:BC,386,195y ⼗六国:SLG,0304,135y 北魏:BW,386,148y 西魏:XW,535,22y 北周:BZ,557,24y 东魏:DW,534,16y 北⻬:BQ,550,27y section 南朝 %%南朝:NC,420,169y 东晋:DJ,0317,103y

刘宋:LS,420,59y 萧⻬:XQ,479,23y 萧梁:SL,502,55y 陈:CC,557,32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汉朝与汉⼈

司⻢迁与司⻢光

晚年武帝对"汉匈战争"的反思,似有悔意,有《轮台诏书》为证。

李⼴利兵发五原(今包头),剑指燕然(今杭爱⼭),然兵败⽽降于匈奴。

此战,看似"⽤⼈不得天者殆",实则国⼒难⽀,强弩之末,不远也很难诛。

认清现实的武帝,下此诏书,驳掉桑弘⽺关于"轮台军垦,以战匈奴"的建议。

今请远⽥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所以优⺠也。

但这些话,并⾮司⻢光在《资治通鉴》中杜撰的那样: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

司⻢相公,您好⼤的胆⼦!杜撰"狂悖"⼆字,这是在警告英宗?

《轮台诏书》只有悲悯之情,哪有谢罪⼀节?

武帝是什么⼈?他会谢罪?不可想象!武帝似的⼈物都不会谢罪!

不在轮台军垦,不代表军事⾏动是错的,⽽是继续休养⽣息,以图再战。

否则武帝为什么会为昭帝留下主战的托孤⽼⾂⸺桑弘⽺呢?

病榻之侧,武帝当着昭帝⾯,加封桑弘⽺为御史⼤夫,位列三公。

桑弘⽺则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包括税制与盐铁专营,积累⼒量。

昭帝登基六年后,贤良⽂学⻬聚⻓安,以汉匈战争为题眼,激辩国策。

桑弘⽺:盐铁专营,是为了筹措军费以拒匈奴。

贤良⽂学:匈奴需要怀柔和教化,如此,军费可免,还利于⺠。

桑弘⽺次年被杀,西汉历史翻开新的⼀⻚。

盐铁会议的纪要,被桓宽整理为《盐铁论》,感谢这样的纪实⽂学解我所困!

感谢双⽅的唇枪⾆剑和⼝不择⾔,让后学们依稀睽⻅汉庭的外交政策。

如果武帝真在"罪⼰",为什么让桑弘⽺继续剐钱、继续备战?

罪⼰诏的笔墨官司,千年未⽌,但⼜有谁愿意听听他本⼈⸺最后的倾诉?

🎶 你把寂寞藏进

乌云的缝隙

你把梦想写在

蓝天草原

你燃烧⾃⼰温暖⼤地

任⾃⼰成为灰烬

让⼀缕缕⽕焰翩翩起舞

那就是你最后的倾诉

倾诉

狼居胥⼭与燕然勒⽯

永元元年秋七⽉,有汉元舅⽈⻋骑将军窦宪,

寅亮圣皇,登翼王室,纳于⼤麓,惟清缉熙。

乃与执⾦吾耿秉,述职巡御,治兵于朔⽅。

......中间⼀些征战的过程略去.......

于是域灭区殚,反旆⽽旋,考传验图,穷览其

⼭川。

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

焚⽼上之⻰庭。

将上以摅⾼⽂之宿愤,光祖宗之⽞灵;

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汉之天声。

兹可谓⼀劳⽽久逸暂费⽽永宁也

乃遂封⼭刊⽯,昭铭盛德。其辞⽈:

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

敻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

班固在燕然勒⽯的部分拓⽚

红字读炫,意为:空间上的辽阔、时间上的亘

古。

东汉,从光武帝引南匈奴⼊塞,置河西⼋郡,⼤体相当于晋语的分布范围。

北匈奴⽓得摔盘砸碗,但⽆济于事,西迁伊犁河,出没于天⼭南北,劫掠乌孙。

《汉书·西域传》所载,乌孙强盛之时,占西域⼈⼝接近四成。

那为什么乌孙被劫掠不断呢?

西汉末年,乌孙内部就投靠汉⼈还是匈奴,内乱不断。

《汉书·西域传》说:汉⽤忧劳,且⽆宁岁。

⼀直到桓灵⼆帝,匈奴北患未尽。

不搞盐铁专营,军队饷银何以开⽀?财政收⼊何以维系?尾⼤不掉何以避免?

难道桑弘⽺错了吗?这句来⾃陈⽔扁的迷因。

卫⻘七败匈奴,霍去病封狼居胥,张骞西域遍撒情报⽹。

⻓远来看,张骞的⼯作,要胜过卫⻘、霍去病。

⾸先,河西⾛廊被打通,⻓安⼤道直通罗⻢,李希霍芬将其捧为"丝绸之路"。

我们后边结合罗⻢再说。

其次,河套地区被纳⼊"天下"体系,历届中原王朝守⼟有责。

天下观念的核⼼是华夷之辨或夷夏⼤防。

⻩河是中华⺠族的⺟亲河,河套就是"⼏字"头被套住了,那必须得护好了!

河套西接贺兰⼭,北拒阴⼭,西套银川,后套巴彦淖尔,前套⼟默川。

⼟默川就是敕勒川,"天苍苍野茫茫"的敕勒川,红⾊天骄乌兰夫的家乡。

敕勒,圐圙⾳转,意为天下。

丝绸之路与⽟⽯之路

⽽让佛教成为契丹国教的,正是⽢州回鹘的崇佛传统。

⽢州张掖,肃州酒泉,合称⽢肃。

要让哑铃般的⽢肃名副其实,还需要加上东南的天⽔和西北的敦煌。

汉武帝在秦帝国郡县⼆级建制之上,⼜增州⼀级,形成州郡县三级建制,受⽤⾄今。

武帝将敦煌⾄天⽔⼋个郡打包为凉州刺史部,⽢肃的狭⻓,⾃彼时起,格局已定。

这样的⾏政规划,唯⼀的作⽤,就只是为了统辖⼀个完完整整的河西⾛廊。

周穆王西狩,驾轩辕,套⼋骏之乘驱驰九万⾥,必定路过⽢肃。

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墓葬妇好墓中⽟器经鉴定,很有可能来⾃和⽥。

所以汉之前的河西⾛廊,也可被称之为"⽟⽯之路"。

张骞打通西域之路,商贸往来频繁,两千年后,被德⼈称为丝绸之路。

河西⾛廊是地理概念,丝绸之路是⽂化商贸概念;⽟⽯之路是考古学概念。

匈奴,古称玁狁(读险允),獯鬻(读勋⽟),以反⽝旁称⼈,它能是什么好字?

最经常⽤的匈奴,顾名思义也是"凶残的奴⾪",鄙夷之情,跃然纸上。

匈奴另⼀个称呼是"昆夷",即昆仑蛮夷,虽是蔑称,⾄少尊重了匈奴的神话。

道教认为的昆仑⼭的来源为:古昆夷⼈的创世神⼭,加⼭字头⸺崑崙⼭。

崑崙,圐圙⾳转,意为天下。

颜师古在《汉书·霍去病传》有注:祁连⼭即天⼭也,匈奴呼天为祁连。

五胡⼗六国,⼤夏开国皇帝赫连勃勃来⾃匈奴贺兰部。

所谓的"赫连",其实就是"祁连",意为天降。

祁连,圐圙的⾳转,意为天下。

所以在匈奴⼈的语⾔体系,贺兰⼭,祁连⼭和天⼭本就是混为⼀谈。

缘起《满江红》

前⽂有提,轱辘就是圐圙的⾳转,轩辕也是圐圙的⾳转。

《满江红》所提"驾⻓⻋,踏破贺兰⼭缺",假想敌不是⼥真,⽽是匈奴。

后⾯其实给出了答案"壮志饥餐胡虏⾁,笑谈渴饮匈奴⾎"。

如果《满江红》确为岳⻜所作,为什么会如此指桑骂槐?

这⾸词会在本系列中贯穿始终,在不同阶段进⾏体系化解释,按下不表。

轩辕,就是轱辘驱动的⻓⻋,轩辕⻩帝就是驾⻓⻋来的中原。

如果轩辕⻩帝果真来⾃昆仑⼭,那么⻩帝就是道家⼝中的紫微⼤帝或⽟帝。

这个推断,实际上是基于轱辘所代表的技术代际。

轱辘很难发明吗?

三星堆有太阳轮,没有⻋轱辘;玛雅⼈有⾦星历,也没有轱辘。

号称和外星⽂明有关系的⺠族,居然没有轱辘?

轱辘很好发明吗?

敕勒,是丁零⼈与匈奴⼈融合后形成的⺠族,后成为回鹘⼈的祖先。

敕勒川的别称为铁勒⼜因其造出的⻋轮直径超过1.4⽶,《魏书·⾼⻋传》称其⾼⻋⼈。

为什么轱辘,戎狄能造出来,⽽号称与外星⽂明有接洽的三星堆和玛雅却不能?

连绵词与借词

轱辘,偏旁相同,单字⽆意义,两字连读取其连绵不绝之意,谓之连绵词。

连绵词,⼀般是⾳译之后的借语,即使原语是多⾳节,也以双⾳节表意为主。

上古汉语在处理外来借词的时候,以⾳译为主,通过连绵,叠韵表其原意。

南北朝之前的古⽂,名词往往是单字表意,中古汉语之后,双字表意蔚然成⻛。

扩词的重要原因是:胡汉商贸往来互通有⽆,珠宝⽟⽯和奇花异草,进⼊中国。

🈸 第⼀次物种⼤交换发⽣在西汉。

张骞出使西域后引⼊的物品:

植物有:

葡萄,苜蓿,莴苣,蔓菁,芫荽,茯苓,苁蓉,芍药,枇杷,

枸杞。

装饰品有:

琳琅,玳瑁,珊瑚,玛瑙,琉璃,珐琅,琥珀,砗磲,翡翠,

醍醐。

乐器⽅⾯则有:

箜篌,琵琶。

注意:所有下划线名词均为连绵词。

竖箜篌,⼜称胡箜篌,形如古希腊的竖琴。

胡琴是⼆胡等⼆⼗多种胡琴的总称。

没胡琴,这戏还真就没法唱。

胡琴

箜篌

琵琶

第⼆次物种⼤交换发⽣在明末,正值西班⽛地理⼤发现后,

利玛窦为徐光启传道徐光启受洗后名⽈保罗Paula。

⼜引进⼀批植物,菠萝,柠檬,咖啡,橄榄。

琵琶⾃汉起,⾛了⼀条从胡⾳到华⾳(中华正⾳)的平凡之路。

⽩居易对诗⽂的标准,就是平凡到乡下⽼妇也能听懂才叫好。

所以天涯沦落的扶桑⼈,⼀曲《琵琶⾏》,听罢也能肝肠⼨断。

忽闻⽔上琵琶声,主⼈忘归客不发。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不得志。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低眉信⼿续续弹,说尽⼼中⽆限事。

移船相近邀相⻅,添酒回灯重开宴。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

⼤弦嘈嘈如急⾬,⼩弦切切如私语。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嘈嘈切切错杂弹,⼤珠⼩珠落⽟盘。

🌟 以佛寺道观都供奉的四⼤天王为例, 魔礼海⼿中法宝是碧⽟琵琶。

塑像之时,琵琶⽆弦,代表"地⽔⽕

⻛"四⼤皆空。

⼩说中的魔礼海,则轻扫⽟弦,琴⼼

剑胆,灭敌于⽆形。

疯癫状态的敌⼈,他怎会去听你说话

的弦外之⾳?

朝鲜战场上,志愿军不也⽤他们听得

懂的语⾔同他们对话么?!

汉宫秋⽉与平沙落雁

西汉末年,边患猖獗,男⼈在战场打输了,却在谈判桌上将⼥⼈败掉。

昭君出塞,琵琶响起,⼀曲《汉宫秋⽉》,美⼈泪眼婆娑,天边鸿雁扑落于平沙之上。

沉⻥落雁,闭⽉羞花,⼀时间分不清,汉武帝和王昭君,谁竟是那只落雁。

刘邦斩⽩蛇,王蟒断两汉。

光武欲中兴,桓灵陷阉宦。

编者按:这四句是作者胡诌,故⽆出处。

让我们将时间快进到⻩⼱起义。

苍天已死,⻩天当⽴!

岁在甲⼦,天下⼤吉!

董卓祸乱朝纲,拆了字的童谣在洛阳四散:

千⾥草,何⻘⻘?

⼗⽇⼘,不得⽣!

江湖之远,庙堂之⾼,天下之⿅,善造谣者居之。

蔡邕不但能抚琴会谱曲,还上⼿制作乐器,斫琴世称"焦尾",制笛名⽈"柯亭"。

蔡邕抚今追昔愤⽽谱古琴曲《平沙落雁》,谁曾想⼩⼥⽂姬却也步昭君后尘。

董卓吕布中连环计,王允除贼诛⼼,蔡邕怆然涕下,王允怒⽽杀蔡邕。

借杨慎⼀曲《西江⽉》凭吊蔡邕⽗⼥:

落⽇西⻜滚滚,⼤江东去滔滔。夜来今⽇⼜明朝,蓦地⻘春过了。

千古⻛流⼈物,⼀时多少英豪。⻰争⻁⽃漫劬(读渠)劳,落得⼀场谈笑。

⽂姬被掳那年她刚满⼗⼋,归汉之⽇已为两孩之妈。

返汉地丢下那塞外⼉⼥不顾,只剩下《胡笳⼗⼋拍》⽆⼈能倾诉:

🎵 胡笳本⾃出胡中,

缘琴翻出⾳律同。

⼗⼋拍兮曲虽终,

响有馀兮思⽆穷。

知丝⽵微妙兮均造化之功,

哀乐各随⼈⼼兮有变则通。

胡与汉兮异域殊⻛,

天与地隔兮⼦西⺟东。

苦我怨⽓兮浩於⻓空,

六合虽⼴兮受之应不容。

第⼗六拍:⽇东⽉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这汉家的天下,难道再⽆英雄了么?

三国与乌桓

🎵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连天不休

⼉⼥情⻓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切⼜从



先破题,三国不是⼀个朝代,⽽是⼀个状态描述,断代来说还是得称其为是"东汉"。

史学家对"国"的定义是,天下体系之内,⽂化认同之下,地⽅格局存续的描述。

举例来说,如:战国七雄、汉末三国、东晋⼗六国、五代⼗国。

⽽对于同时与宋并⽴的异族政权,如契丹、党项、⼥真等,则直称国号。

对同⽂同种的⼤理段⽒称其为"⼤理国",对汉化程度较⾼的靺鞨⼈称其为"渤海国"。

鲜卑和乌桓合称东胡,均为匈奴余部部,鲜卑北、乌桓南,乌桓败,鲜卑问⿍中原。

郭嘉遗计定辽东,曹操⼤破乌桓,班师回朝途中,曹丞相⸺

东临碣⽯,以观沧海。

⽔何澹澹,⼭岛竦峙。

树⽊丛⽣,百草丰茂。

秋⻛萧瑟,洪波涌起。

⽇⽉之⾏,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

这场战役,名⽈⽩狼⼭之战,精彩、提⽓、残忍,但换来⼀百年的和平。

幸甚⾄哉,歌以咏志。

🈸 知识点:

• 1⽩狼⼭战役结束于207年五胡⼗六国开始于304年。

• 2⽩狼⼭所在地为辽宁朝阳⾄北魏⽩狼⼭更名为⽩⿅⼭。

• 3苍狼⾄刚出猎必有获代表男⼈⽩⿅⾄柔⾃愈能⼒强代表⼥⼈。

• 4关于苍狼⽩⿅更早的记录则需要回到魏⼈挖出的⽵书《穆天⼦传》。

这⾥⾄少有⼀个佐证:早⾄鲜卑,就有对苍狼⽩⿅的崇拜。

背景:周穆王期间,⽝戎做⼤,与周⼈时有冲突,从⽽引发了穆王西狩。

穆王⼗⼆年,御驾亲征,讨伐⽝戎。

穆王⼗三年,周军胜,获其五王,⼜得⽝戎进贡四⽩狼、四⽩⿅。

我们之前说过,⽝戎就是匈奴的祖先,苍狼⽩⿅彼时已然。

穆王⼗七年,穆王统领周军西征⽝戎⾄昆仑丘,会⻅西王⺟,俘虏⽝戎五王东归。

还有⼀句:同年⼋⽉,迁⽝戎⾄晋阳定居⸺由此可⻅,太原应该是最早的涉外都市。

🤔 你造吗?

上海博物馆有⼀件⻰纹鲜卑头⻓9.5厘⽶宽6.5厘⽶。

如果将⽂字横过来看,则有:

庚午,御府造⽩⽟衮带鲜卑头,其年⼗⼆⽉丙⾠就,⽤⼯七百(个⼯时)

将⾂范许、奉⻋都尉⾂程泾、令奉⻋都尉关内侯⾂张余

之前学术界⼀直在好奇:

这枚⽟器,它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作品?

近些年来,很多学者根据雕纹中的两个⼲⽀信息推断,其制作年代可能性有四。

但从⽂物鉴定⻆度,东晋与刘宋两个选项,已经可以排除。

魏⻬王曹芳嘉平⼆年250

西晋武帝司⻢炎泰始元年265

那么究竟是曹魏还是西晋呢?

⼀些学者认为,⻰纹鲜卑头本⾝就是个腰带(或尊称⽟带)的栓⼦。

把被征服⺠族挂在⾝上,可能是有震慑的含义。

⽽作为曹魏三代⽬的曹芳,彼时先后被曹爽、司⻢懿所⽡弄与股掌之中。

东晋废帝司⻢奕太和五年370宋⽂帝刘义隆元嘉七年430 编者按:图为《军事联盟》之《⻁啸⻰吟》的剧照,司⻢懿对曹芳的压迫感扑⾯⽽⾄。

反观司⻢炎,可以说是⾮常英武的⼀位开国君主。

对诸⾂有仁德:对曹魏以及刘汉的"余孽"们,可以说⼿下留情。

对待匈奴⼈刘渊,思揣后,还是原意留其狗命⼀条,但也留下了太原并州建⽴的后汉政权。

司⻢炎废除了曹魏后期的屯⽥制,⼠兵有机会与家庭团聚,做到了⼈性化管理。

东晋⽵林七贤纵情声⾊的对应⾯,其实就是西晋看起来蒸蒸⽇上的局⾯。

因故,史家对其能有"太康之治"的⾼度评价。

我的推理是,鲜卑头还是曹芳时期的作品。

北⼤与南⼩

在进⾏双⽅兵⼒对⽐之前,我们先看⼀组数据:

北极鲸最重超过百吨,抹⾹鲸最重七⼗吨。

北极熊最重超过⼀吨棕熊最重只有800公⽄。

东北⻁最重350公⽄华南⻁最重150公⽄。

猛犸象最重12吨⾮洲象最重10吨。

北极圈诺曼⼈⾝⾼在两⽶附近,地中海罗⻢⼈⼀⽶七附近。

包头吕布⾝⾼⼗尺,胯下⾚兔⻢从蹄⼦到头顶也过了⼋尺。

五⻁将运城关⽻已经是后吕布时代武将的⾝⾼极限,也不过九尺。

典⻙、许褚当保镖可以,论打仗还得看五⼦良将之⾸⸺张辽张⽂远。

张辽,本姓聂,为避祸汉先祖在武帝时期"⻢⾢之围"的糟糕表现,改姓为张。

《三国志·张辽传》:张辽字⽂远,雁⻔⻢⾢⼈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

张辽⾝⾼推测在⼋尺以上,以常理度之,其对⼿乌桓⼈不太可能是⼩个⼦。

此役于禁、乐进不睦,曹操命张辽为先锋,本欲围剿袁尚,却⼤破乌袁联军。

张辽斩杀单于时,年近四⼗;⽽曹操早逾天命之年,却玩起单于⾸级,宛如孩童。

曹操与孙权

《资治通鉴·卷65》对⽩狼⼭战役的记载为

斩蹋顿及名王已(通以)下,胡汉降者⼆⼗馀万⼝。

《资治通鉴》点校版发布于1956年范⽂澜点顾颉刚校。

这⼆位是真的认为加个逗号,就能救这⼆⼗馀万⼝汉降的胡⼈吗?不太可能。

就算⽑泽东喜欢曹操,也不该昧着良⼼将这⼆⼗万冤魂隐藏于⼀个逗号之后!

这句话实际上还是应该连起来读:

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馀万⼝。

是杀⼆⼗万换⼀百年和平?还是南征⾚壁前,先来⼀波混⾎?

帝王⼼迹,不⾔⽽喻。

依上下⽂,这场屠杀应该持续了⼀个⽉曹操才班师,想到郭奉孝,不觉泪沾⼱:

神⻳虽寿,犹有竟是。腾蛇乘雾,终为⼟灰。

⽼骥伏枥,志在千⾥;烈⼠暮年,壮⼼不已。

罗贯中笔⼒之强,令⼈叹为观⽌,《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仅凭两句话: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本初(袁绍)之徒,不⾜数也。

就能扩展出曹操与刘备⻘梅煮酒论英雄的情节,只可惜孙权尚未登场。

但曹操对孙权的点评⻅刘宋史家裴松之在《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中注:

(曹)公⻅⾈船器仗、军伍整肃,谓然叹⽈:

⽣⼦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豚⽝⽿!

赵宋词⼈⾟弃疾在镇江京⼝北固亭中写道:

何处望神州?满眼⻛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读谋),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曹刘。⽣⼦当如孙仲谋。

编者按:兜鍪是⼠兵头盔,急⾏军的时候可以倒过来煮饭。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六⼗⼀回》⻅⼀"碧眼紫髯"者,操以鞭指⽈:

⽣⼦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豚⽝⽿!

不论是帝王英⽓还是"碧眼紫髯",罗贯中都⽤了裴松之的注解。

孙权,孙坚次⼦,孙策胞弟,祖籍富春,今杭州富阳。

《汉书·地理志(下)》对西汉时期⼴州商贸的记载是:

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番禺,其⼀都会也。

番禺的字⾯意思应该是"番邦商贸的城隅"

所⾄国皆禀⻝为耦,蛮夷贾船,转送致之。

很多⼈不适应孙权的满脸胡象,只能说他们对海上丝绸之路还是低估了。

⻩武年间,吕蒙杀关⽻占荆州,夷陵之战陆逊⼤败刘备,孙权迁都鄂州后改名武昌。

《梁书·海南诸国列传》有载:

孙权⻩武五年,有⼤秦贾⼈字秦论来到交趾(即越南)。

交趾太守吴邈遣送诣权,权问⽅⼟谣俗论具以事对。

拜占庭⼈"秦论"在吴居留11年期间经历了孙权从武昌迁都南京的全过程。

秦论经常与孙权讲东罗⻢的述⻛⼟⼈情,⾛的时候还被送了若⼲侏儒作奴仆。

三家归晋、五胡乱华、⾐冠南渡、东晋⼗六国、北魏⼀统后,中国进⼊南北朝。

借杨慎⼀曲《西江⽉》凭吊三国群英: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春秋。秦汉兴亡过⼿。

⻘史⼏⾏名姓,北邙⽆数荒丘。前⼈⽥地后⼈收。说甚⻰争⻁⽃。

北邙在洛阳城北,东汉五帝、曹魏两帝、西晋四帝、吴蜀后主皆埋于此!

这,可是真真⼉的⸺"前⼈⽥地后⼈收。说甚⻰争⻁⽃"

⽩乐天邙⼭驻⾜,曾留诗云:

贤愚贵贱同归尽,北邙冢墓⾼嵯峨。

古来如此⾮独我,未死有酒且⾼歌。

丞相与宰相

《三国演义》中,够得着丞相的头衔只有⼆⼈,曹操和诸葛亮。

《三国志》中,只有《魏书》有"本纪",开篇就是说魏武帝曹操的《武帝纪》。

⾄于孙刘,刘备在《蜀书⼆》,孙权在《吴书⼆》,陈寿认为这俩不过是"⼆代"。

🔞 狂禅参《⽼⼦》:

⼀为阳部,⼆为阴⼾,阴阳交泰,三⽣万物。

所以京骂"⼆屄"可以拓展为"⽼阴屄",并衍⽣出"⼆⼼、⼆志;⼆主、⼆夫"的道德观。

在继续⾏⽂之前,必须指出,这是腐朽且没落的价值观!我只是点出,不是背书。

所以,您该跳槽跳槽,该改嫁改嫁。但"天⽆⼆⽇,⼈⽆⼆主",却能放之四海⽽皆准。

隐约好像听到那个巴塞罗那的⽼阴屄⼜来挑错:是"⺠"⽆⼆主,不是"⼈"⽆⼆主!

西班⽛的⽶⾯粮油⽣意,您那套是玩不转滴!好好的撸猫!⼜出⼤事啦!好好报丧!

《⼆⼗四史》惟元史最淫,新旧元史连铁⽊真的姓是奇渥温还是孛⼉只⽄都搞毬不定!

我缺料⽆奈才两厢对照,您好读书却不求甚解:⺠对君,⼈对天!成吉思汗原意如何?

按您元太祖就是商鞅,⾛的是"驭⺠五术"?汉化了的忽必烈也得把蒙古包做成"天元"

再退⼀步,西班⽛国王费利佩六世信不信天主?⺠⽆⼆主的潜台词就是:国王不是⼈。

离岸爱国好传个谣,却总以批评家⾃居!叫声侃爷,提放提放!

还是得说点⾼级的,不然对不起我这⼀亩三分地⼉!

屠⻰⼑与⼋阵图

南宋杨辉作九宫图构造法:

九⼦斜排上下对易

左右相更四维挺出

得到的结果就是洛书符:

戴九履⼀左三右七

⼆四为肩六⼋为⾜

如此分布,横排、竖列、斜插之和都是⼗五,故赋予九宫图为平衡的象征。

九宫正中的五,在朝为君,在野为帅,故将九五⾄尊遁形,换为太极点。

朱⽇和红蓝对抗之时,蓝军第⼀件事就是将司令部隐去,就是在借鉴此理。

将九宫图安好后,与天上北⽃系统对表、同步其时差。此处需要稍微解释⼀下。

北⽃七星是由柄与勺组成,勺分枢、璇、玑、权组成,前⾯加⼀个天字的前缀。

⽃柄则为三颗星构成:⽟衡、开阳和瑶光。

北⽃七星在星空中与相邻的⼗⼀颗星,组成了北天的⼤熊星座。

上古传说中,⻩帝部落被称为"有熊⽒",就很有可能与北⽃崇拜有关。

1984年在河南嵩⼭附近开始了双槐树遗址考古⼯作据鉴定距今已5300年。

2020年考古⼯作者在⻘台双槐树出⼟了九个陶罐摆放⼀眼可⻅就是北⽃。

尤其令⼈兴奋的是,瑶光左右真有俩罐,这有⼒回应了"左辅右弼"得位不正的诟病。

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在《⽢⽯星经》中《星经·相》⼀节中,曾有对此的记载:

相星在北极⽃南,总领百司,掌邦教以佐帝王,安抚国家集众事,冢宰之佐。

⽢⽯⼆⽼只提到了左辅,没有右弼啥事⼉,这与现场发回的图⽚⼜互相印证上了。

所以从⼤汶⼝时期到战国时期,很有可能右弼先挂了,之后两千年左辅也挂掉了。

恒星的衰亡正应了那句歌词,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除了⼈⺠英雄纪念碑的题词!

奇⻔遁甲、紫微⽃数等道⻔术数⼀直在⽤的上古九星,是哪位⼤贤将其加⼊的呢?

遁甲将官⽅对七星的名称重新打包上市,取⼀个单字为名加天为前缀,如图形成九星。

所以遁甲中,进⾏了与北⽃对表的初始化后,形成了盘⾯:"蓬任冲辅、英芮柱⼼"。

⻩帝之时遁甲共计4320局吕尚将⾮战争局⾯⼤⼑阔斧的删除拢共剩下72局。

张良从⻩⽯公得知此术后,⼜将"少年不宜"的54局删除这就是现今存世的18局。

⾄东汉初年,张衡将上相传的北⽃九星,放置于遁甲中⼼所在,天盘就有了⽃转星移。

⾄东汉末年,张仲景作《伤寒杂病论》,后⼈将其辩证思想凝结为四对⽭盾,形成⼈盘。

张良为河南颍川⼈,张衡、张仲景南阳⼈,两地相隔⼀百多公⾥,传说有族谱为证。

居于地盘⼋德的是"乾坎⾉震、巽离坤兑",⼋卦留⼋⻔,形成"休⽣伤杜、景死惊开"。

⾄明初,靖难之役后,姚⼴孝被点将作为京师的总设计师,苦思后选择借鉴遁甲⼋⻔。

九星、⼋卦、⼋⻔、⼋仙、⼋阵、万字符绘于⼀图

原始⽂件恕暂时不能共享!

给⽹⻜、爱奇艺写剧本的玩意:晚上是波多野结⾐,⽩天是新垣结⾐。

什么?您⽆所谓,通吃、照杀是吧?那不妨验验新来的妹⼦"恭⻋妆丸"

好嘞!滚犊⼦、扯犊⼦、装犊⼦、完犊⼦!

南北朝

贵霜与⻳兹

汉传佛法,不是指专⻔针对汉族⼈进⾏传法,⽽是指东汉时期传⼊的佛法。

经从何来?⽩⻢驮经⸺《四⼗⼆章经》。法从何来?还真不是天竺,⽽是贵霜。

虽然竺法兰与竺摩腾来⾃中天竺,但《四⼗⼆章经》却源于⼤⽉⽒,即贵霜前⾝。

四⼤⽂明古国是梁启超的杜撰,但四⼤帝国是史学界的共识:

地中海罗⻢帝国、波斯安息帝国、中亚贵霜帝国与中华东汉帝国。

贵霜帝国很有可能是希腊后裔建⽴的帝国,张骞对其称之为⼤夏。

⼤夏就是希腊-巴克特⾥亚(读⾳类似英⽂的"细菌")古国,我们稍后详叙。

中央集权帝国进⾏政权更替的时候,如溃堤⼀般,如秦末陈胜,汉末张⻆。

希腊则是集权的反⾯,是城邦间的独⽴联合体⸺独联体、联邦邦联,都⽆所屌谓。

贵霜帝国的解体也⼀样,如同聚会散场⼀般,来⽆影,去⽆踪。

尽管如此,这个神秘的⽂明,有史所载,曾留下过恢弘的背影。

希腊的宙斯胜利⼥神Nike拜⽕教的祭坛耆那教的公⽜、印度教和佛教神祇在这应有尽有。

波斯的拜⽕教,叙利亚的聂斯托⾥教在此集结,在贵霜这个桥头堡,以⾆为剑,争⻛吃醋。

罗⻢的基督教,安息的拜⽕教,中华的道教,在贵霜这个擂台上,狮王争霸。

这是宗教的⼤熔炉,借鉴,嫁接,致敬,甚⾄抄袭在这⾥不是贬义词。

所以景教的视觉符号是莲花托着⼗字架,虽然被天主教徒斥之为异端。

摩尼教在和稀泥⽅⾯,更是⽆⼈能出其右,居然把查拉图斯特拉,耶稣和释迦摩尼给捏成⼀股。

下图为被⼤英博物馆收藏的⼀枚贵霜⾦币:

😮 但维基百科说这材质不是⻩⾦⽽是Carnelian翻译过来是红⽟髓

原因不明,不⽅便揣测。

图中要素过多,这⾥只能择要分析。

⾸先,帽⼦的绶带,明显是英国海军遗传下来的两根飘带帽。

直到今⽇,没有任何权威⼈⼠对海军帽⼦为什么要留两条飘带给出任何合理解释。

其次,飘带下⾯是希腊字⺟ΑΔϷΟ,可能和贵霜有关。

但除了维基百科,我查不到任何可以佐证的材料,不能确认。

再次⻢尾上的标志为吉祥三宝英⽂叫Triratna。

这个词与英⽂中三位⼀体的Trinity有相同的词源⸺可能预⽰有相同的起源。

跳过⽐较复杂的⻢镫⼦先说叉⼦⼀样的Logo⸺名⽈"塔⽊加"英⽂tamga

OlhovskyV.-Tamga-TurkicWorld

应该说没有任何⼀个与硬币中的Logo完全⼀致。

最后是⼗字架,这⾄少可以证明:"红⽟髓"硬币是公元后的作品。

最后的最后,⻢镫⼦,这部分需要展开说⼀下。

⼤英百科全书认为是萨⻢提亚⼈发明的⻅词条Sarmatian|History,Culture&Language

段落位置

机器翻译段落⼤意

这个说法有待商榷,下图中,红圈将巴克特⾥亚与萨⻢提亚位置标明:

萨⻢提亚的信仰是原始犹太教,可能与撒玛利亚⼈有某种联系。

编者按:尽管犹太教可以作为⼀个纽带,但截⾄⽬前没有任何论⽂⽀持萨⻢提亚与撒玛利亚同源说。

⽽巴克特⾥亚是⼀个宗教⾮常⾃由、理论⾮常杂糅的地⽅,与古板的犹太教⼋字不合,故不太可能有

交情。

针对这两个地⽅发现⼀些出⼟的⻢镫⽂物,逻辑上还有另外⼀种可能:

它们是从汉朝⾃东向西传过去的。

⾳译与意译

这⾥是佛教的修罗场。

原始佛教只有五道轮回,祆教的挑战,佛经不得不多加⼀道。

哪⼀道?阿修罗道。⽽阿修罗就是胡天阿胡拉·⻢兹达。

AsuravsAhura?是的,有这个可能!

阿修罗神挡杀神,是佛挡杀佛,所以汉传佛教要给它打个补丁⸺弥勒。

弥勒,类似弥赛亚,都是"头掉了碗⼤个疤,⼗⼋年后俺⼜是⼀条好汉"的妄语。

贵霜帝国曾在西域的地名中留下⾜迹贵霜英⽂Kushan喀什Kashgar库⻋Kuchar。

库⻋,另写库彻,就是⻳兹故城,就在库⻋,是⼤唐的安西都护府。

⻳兹英⽂怎么说Kucha⾳同裤衩。

库⻋英⽂怎么说Kuchar⾳同裤衩⼉。

汉语中⻳兹怎么说?按照⽞奘《⼤唐西域记》的记录:

屈⽀,旧⽈兹。法云注⽈:⼜⾳丘慈。

问题是,唐⾳⻳兹和现代汉语的读法,不⼀定⼀样哦!

⻳兹的维语⾳标为Küsen听起来像是Kushan的⾳转。

所以,⻳兹与其以现代汉语发"丘慈"的⾳,不如⼲脆就叫库⻋算了!

⾼昌回鹘故城在⻋师,旧读"⾞师",⼜称"姑师"英译Kushi也是Kushan⾳转。

事实上,⾼昌回鹘汗国,就是由⻳兹回鹘和⾼昌回鹘两部分组成的。

因为⽟⽯贸易发达,喀什被命名为"喀什噶尔"(Kashgar),即"⽟城"之意。

所以喀什是⽟的意思。但⽟从哪⼉来?和⽥。

和⽥因两河交汇⽽得名。哪两条河?

⽟⻰喀什河顾名思义,就是⽩⽟河,但它除了⽩⽟还有绿⽟、褐⽟、墨⽟。

⽟⻰喀什河,发源于昆仑⼭的冰川。

喀拉喀什河,发源于喀喇昆仑⼭的冰河。

喀拉喀什河就是⿊⽟河,盛产墨⽟。

喀喇昆仑⼭是⿊⾊昆仑⼭的意思,之所以⿊,是因为⽞武岩发⿊。

⽞武的形象是⻳蛇合体,⻳代表能防守,蛇代表能进攻,⽞武代表能攻能守。

五⾏中,⽞武⼜代表北⽅,⿊⾊,也代表⽐较能打。

⽞武岩在岩⽯⾥⾯,硬度最⾼,好⼀点的⽞武岩,硬度不⽐软⽟差。

所以,葱岭回鹘的后代建⽴的汗国叫喀喇汗国,取其坚韧,尚武的意思。

喀拉,圐圙的⾳转,意为天下。

喀喇汗国⽴国之后的劲敌是于阗国和⾼昌回鹘。

于阗国就是和⽥的古称,⾼昌回鹘是维吾尔⼈的祖先。

于阗笃信⼤乘佛法,已经伊斯兰化的喀喇汗王朝以圣战为号召,对于阗⽤兵。

这场仗,打了四⼗多年,于阗这杆⼤旗倒了,佛教兴盛不再。

⾄于⾼昌,本来就没有新仇旧恨,⼜是同族,⽽且还都挺认同贵霜,问题不⼤。

果然,喀喇汗国没有为难⾼昌回鹘,只是告诉⾼昌,保护费要按时交哦。

后喀喇汗国在1041年分裂以锡尔河为界分裂为东西两个喀喇汗国。

西喀喇汗国被花剌⼦模所灭,没什么值得说的。

东喀喇汗国定都喀什,后被耶律⼤⽯蹂躏,成为西辽的附庸,之后详述。

⻋迟国与⻋师国

不论是⾼昌⻋师和⻳兹库⻋,都让我想到了《西游记》⾥的⻋迟国。

⻋迟国有三位国师,分别是⻁⼒、⿅⼒、⽺⼒⼤仙。

悟空戏耍国师,⽽后国师刁难唐僧,恳请皇帝拒绝给和尚们倒换官⽂。

悟空与众国师⽃法,三位国师都死于⾮命,现⾝才知是⻁、⿅和⽺。

之后的章节,再⽆道⼠出来捣乱,看起来,像是在隐晦的陈述⼀个事实:

道教能传到⾼昌回鹘,也就就到头了。

新疆特克斯⼋卦城被称为"中国道家⽂化传播最西端的地⽅"。

传说这座⼋卦城是⻓春真⼈丘处机规划的,那丘处机为什么会来特克斯这⾥?

《⻓春真⼈西游记》记载,真⼈打算去劝阻成吉思汗少杀,慎杀。

因为蒙古⼤军作战也是东跑西颠,真⼈的路线也不得不⼀直在修正。

伊塞克湖是个参照物,特克斯在伊塞克湖东边那条河的位置,离红线还很远。

⽞奘搜集⻛⼟⼈情慢慢⾛,丘道⻓可是要去⾦⾊⼤帐⾥⾼喊"⼑下留⼈"的。

实际上,这个充满现代⽓息的⼋卦城,是新疆王盛世才的岳⽗委托⽼外设计的。

我是不是在说:丘处机没有来过新疆?当然不是。

真⼈到了"别失⼋⾥",蒙古史料称称"鳖思⻢",就在⻋师国附近。

《⻓春真⼈西游记·卷三》有载:

西即鳖思⻢⼤城,王官⼠庶僧道数百具威仪远迎。

僧皆赭⾐,道⼠⾐冠与中国特异。

寥寥数语,却埋着个"⼿筋":赭⾐在汉地,特指罪⼈穿的⾚褐⾊的⾐服。

《⻓春真⼈西游记》微⾔⼤义,⼀个"赭"字道出回鹘道⻔弟⼦远离中⼟之久。

除此之外,丘真⼈还在霍尔果斯附近⻅到⼀些来⾃中原地区的道⼠。

但真⼈在西域关于道家⽂化的⻅闻,也仅限于此。

是不是哪⼉出了问题?

道⻔三问

问题1为什么中华道教没传播到全世界

道教⻰脉,根起⻛⽔。

⻛⽔需要先把⻰脉搞清楚,⽽且需要⼤量的资料和案例作参考。

某位道爷空降澳⼤利亚,如有看⻛⽔之请,那么问题就来了:

⻰脉什么的先放⼀边,南半球要不要把⼝诀反着来应⽤?

《封神演义》的设定是昆仑⼭的神仙们在打架?

昆仑,圐圙⾳转,意为天下。昆仑⼭脉,连接⼈神,天地和合。

《撼⻰经》上卷统论中有载:

惟有南⻰⼊中国,胎宗孕祖来奇特。

⻩河九曲为⼤肠,川江屈曲为膀胱。

⻩河是⼤肠,⻓江是膀胱,这种天⼈合⼀的观念,脱离了地理就难于传播。

⻛⽔是道家的绝学,与此同时也断绝了脱离中⼟传播的可能性。

问题2为什么昆仑⼭会有⻛化了的鸿钧⽼祖像

鸿是鸿蒙未开的鸿,钧是雷霆万钧的钧。

鸿蒙是说,以雷钧之势,开辟了鸿蒙,所以鸿钧就是盘古。

盘古创世之说,是英雄的觉醒,完成任务后化为⼭川。

鸿钧的意境是,要先意识到,我们完全⽣活在⺟体之中。

所以每个敢于挑战⺟体的⼈,都是鸿钧。

当然⽼外可以⾃认为是尼奥,但连读就成了尿,臊⽓哄哄的。

问题3道家为什么向西最远只能传到新疆

如果道教源于天⼭这个昆仑⼭,那么所谓西传只不过是外部表现。

⽽其内在实际上就是⼤⻢哈⻥在洄游⸺昆仑之于道教,有如⻨加之于穆斯林。

所以,道家本就没打算继续向西⾏,昆仑⼭~天⼭就是那个太极⻥的两只眼睛。

让我们将⽬光从西域挪移回中原。

东晋与前秦

闲⾏闲坐,不必争⼈我。百岁光阴弹指过,成得什么功果。

昨⽇羯⿎催花,今朝疏柳啼鸦。王谢堂前燕⼦,不知⻜⼊谁家。

西晋维持了半个世纪,各⽅⾯都⽐较差⸺如果挑肥拣瘦,那我们就挑东晋这块肥⾁。

西晋司⻢炎之所以将国号定为晋,应该是有深意的。

我的猜测是,司⻢炎有可能是希望让三国回到三家分晋之前,⽽取的这个名字。

三家分晋是《资治通鉴》的开始,⽽三家归晋是司⻢炎的宏愿。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头的那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正是说三国这段⼤分⼤合。

三晋之说,⼜岂⾮天命?

淝⽔之战

• 地理因素:淝⽔是⼀条流经安徽、江西两省的⼤型河流,⽽合肥则是位于淝⽔下游的⼀座城市。 随着城市的发展,淝⽔河逐渐淤积,不再是主要的交通要道。⽽合肥则逐渐成为这⼀地区的政

治、经济、⽂化中⼼,因此逐渐成为了这⼀地区的代名词。

• 历史因素:淝⽔之战是三国时期发⽣的⼀场著名战役,东晋军队在该战役中⼤败前秦军队,取得 了重⼤的胜利。这场战役的胜利,极⼤地⿎舞了东晋军⺠的⼠⽓,也打击了前秦的嚣张⽓焰。因

此,⼈们为了纪念这场战役,将淝⽔附近的城市称为“合肥”,以表⽰对这场战役的缅怀。

• ⽂化因素:淝⽔之战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因此在⼈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们

为了⽅便记忆,将淝⽔附近的城市称为“合肥”,以表⽰淝⽔之战的重要性。

今天的合肥与历史上的淝⽔有什么关系?先看此次⼤战的形势图:

淝⽔之战中:北⽅为前秦、为侵略者、为先⼿;南⽅为东晋、为抵御者、为后⼿。

此战的结局,实际上就是⼀次偷鸡不成蚀把⽶的典范。

结局,⼀般来说都有定数,⽽这些定数往往都是开局确⽴的。

⽽前秦苻坚发动此战的⽬的,实际上就是想趁乱偷家。

⼩学历史课本中,我本⼈对淝⽔之战曾有过深刻的印象,今⽇再想来:

除了前秦苻坚为历史贡献的"投鞭断流""⻛声鹤唳"和"草⽊皆兵"三个成语后,其他就想不起来了。

围绕这场战争,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也⼏乎没有,这与其对中国产⽣的影响不相称,所以还是要说⼀

下。

不过,苻坚的故事,我们之后再说,这⾥先说谢安。

东晋

东晋王朝⾃建⽴以来,内部⽭盾不断,皇权旁落,朝廷腐败,⺠怨沸腾。

东晋⾼帝司⻢睿死后,其⼦司⻢绍继位,但因年幼,朝政由太傅王导等⼈把持。

王导等⼈为了巩固⾃⼰的权⼒,与外戚杨⽒、谢⽒等⼈互相倾轧,导致朝廷内政不稳。

唐代诗⼈刘禹锡曾留下千古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寻常百姓家"。

这王家就是说王导,那么谢呢?就是淝⽔之战笑到最后的⼈⸺谢安。

谢安为陈郡谢⽒;王导为琅琊王⽒,还有另外两个⼤族:陈郡袁⽒和兰陵萧⽒⸺这就是《琅琊榜》的

雏形。

🌅 为什么在东西两晋中间,会迅速崛起这么四⼤家

族呢?

西晋短短五⼗年,先闹了⼗六年的”⼋王之

乱“,五年后⼜闹出了”永嘉之乱“,晋再⼆

分。

唐初对这段⼤规模南迁的记载是:永嘉之乱,⾐

冠⼊闽。

到宋末时,这段记载被修饰为:⾐冠南渡,⼋姓

⼊闽。

为什么要修饰?都是偏安政权,⼈⽣已经如此的

艰难,何必偏偏要给拆穿?

⾄于⾐冠南渡这个传说,我倒是觉得还是应该尊

重宋⼈。

君不⻅陈寅恪先⽣在《⾦明馆丛稿初编》曾记录

的⼴州晋墓出⼟的碑铭:

永嘉中,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

永嘉世,九州空,余吴⼟,盛且丰。

永嘉世,天下荒,余⼴州,平且康。

或⽈:你说王、谢是《琅琊榜》的原型,有证据吗?

在原著⼩说中,梅⻓苏的师⽗是琅琊阁的阁主蔺(读吝)晨。

蔺晨是⼀位智谋⽆双的⼈物,他教会了梅⻓苏各种谋略和策略。

这个设定明显就是源于历史上王导和谢安的那种:亦师亦友,忽远忽近的关系。

看过电视剧的应该对梅⻓苏的内敛印象⾮常深刻⸺这⼏乎就是复刻了谢安的性格。

淝⽔之战尘埃落定后,探⻢回报,谢安居然能坚持把围棋下完。

《晋书·谢安传》中是这么说的:

⽞等既破坚,有驿书⾄。(谢⽞是谢安的侄⼦)

安⽅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喜⾊,棋如故。

客问之,徐答云:⼩⼉辈遂已破贼。

既罢,还内,过⼾限,⼼喜甚,不觉屐⻮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

这就留下两个成语,第⼀个是:屐⻮之折,形容压⼒释放后的狂喜;

第⼆个实际上成为了北⽅⽅⾔中的俗语⸺矫情,这⾥的矫要读⼆声。

是啊,您的⼼机,⼜何必如此深藏?

有种推断,事出有因但查⽆实据,与谢宰相对弈的⼈,很可能就是⸺

王羲之。

陆机与王羲之

王羲之,琅琊王⽒,官拜右军将军,⼈称王右军。

淝⽔之战前刚好三⼗年整,王⽒与谢⽒共聚会稽⼭阴,也就是今天的绍兴。

这⼀聚,不谈家国,只说⻛⽉,在越王勾践曾留下的典故“兰亭”留下了让后⼈⼼驰神往的《兰亭集

序》。

以下解说词源于故宫博物院⽂物登记号为新00045442。

唐太宗得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命欧阳询临摹,刻⽯于学⼠院,拓赐近⾂。

五代梁移⽯汴都。

辽耶律德光破晋后携此⽯北去,德光中途病死,⽯弃于杀⻁林。

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碑被发现置于定州。

唐时定州置义武军,宋避太宗赵光义讳,改义武为定武,故此⽯刻被称为《定武本兰亭》。

《定武本兰亭》⼜有5字损本与不损本之别。

宋代以来《兰亭序》刻本众多,论者多以欧摹定武本为正宗。

教育

这⾥插叙⼀句,说⼀说:我为什么认为书法艺术在基础教育中,⾮常、⾮常、⾮常重要。

说三个⾮常主要是对⽬前学校的通识教育表⽰不太满意。

要增强⽂化⾃信,我认为,就需要从书法艺术中找根据。

假如我是政策制定者,我会将书法课加到九年义务教育最终的考核中。

⼈⼯智能对知识的理解,最⼩单位是毫秒,⽽就算最聪明的⼈,最⼩单位也是⼩时⸺没法⽐!

前不久我⽤⼈⼯智能⽣成了公司的Logo如下

让我陷⼊沉思的是:聪明如它⸺⾼级⼈⼯智能,为什么不直接把汉字设计出来呢?

⼀个猜测:⼈⼯智能如果要掌握汉字构造,很可能还需要⼀个它们的“仓颉”才能造出它们的⽅块

字。

仓颉当然是⼀个被具象化了的集体⼈格,

启功先⽣

饮⻢⻓城窟⾏

驱⻢陟阴⼭。⼭⾼⻢不前。

往问阴⼭候。劲虏在燕然。

戎⻋⽆停轨。旌旆屡徂迁。

仰凭积雪岩。俯涉坚冰川。

冬来秋未反。去家邈以绵。

猃狁亮未夷。征⼈岂徒旋。

末德争先鸣。凶器⽆两全。

师克薄赏⾏。军没微躯捐。

将遵⽢陈迹。收功单于旃。

振旅劳归⼠。受爵藁街传。

百济与东晋

北⽅多河,南⽅多江。

五胡与⼗六国

杨慎曾写《西江⽉》,对五胡⼗六国这段三百年的转折,写成了弹指⼀挥间。

六代⽠分世界,五胡云扰中原。纵横三百有馀年,⼏度交锋索战。

⻢过⽣灵虀粉,⾎流河洛腥膻。⽿闻犹⾃不堪⾔,有眼休教看⻅。

拓跋珪⼀统五胡⼗六国,定都⼤同,国号为"魏"。

以南北论,称北魏;以时间论,称后魏;以姓⽒论,称元魏。

孝⽂帝汉化的时候,⽣硬把皇族的姓⽒,由鲜卑姓拓跋,改为汉姓元。

其实在五胡乱华时期,鲜卑分裂成东,西,北三个部落。

东鲜卑是宇⽂、慕容和段;西鲜卑是慕容;北鲜卑是拓跋。

西鲜卑就是吐⾕浑,前⽂所提赫连勃勃,就是西鲜卑,后融⼊北魏。

东鲜卑慕容⽒建⽴了前、后、南、西、北共计五燕,最终被北鲜卑所灭。

《天⻰⼋部》⾥的慕容复,⼼⼼念念想光复的,也不知道是哪个燕。

兴起于⼤兴安岭的拓跋鲜卑⼊主中原,却将巨⼤的战略纵深留给了柔然。

这柔然到底还打不打了?

道家与沙⻔

打不打仗先放⼀边,先打个哑谜吧:

有位皇帝,年号四个字,太平真君,鲜卑名叫佛狸伐,他却开三武灭佛之先河。

有位道⼠,改⾰天师道,尊为国师,皓⾸营造的静轮天宫,却被改为释迦摩塔。

有位和尚法难在即誓不还俗。云冈第18窟为皇帝造像披千佛袈裟却露出断臂。

皇帝是拓跋焘,道⼠是寇谦之,和尚是昙曜。

18窟即18层地狱千佛袈裟是被杀的⼈数断臂是对拓跋皇族的警告。

⽯窟,⽯头窟窿,窟窿就是圐圙⾳转,意为天下。

"太平真君"这样的年号还不算雷⼈,唐⾼宗李治的谥号是"天皇⼤帝"。

那武则天岂不成了王⺟娘娘不过⼈家17个年号都还挺好听按下不表。

汉⼈起名要避讳,胡⼈起名字要致敬,⽐如⽼美,叫耶稣的也⽐⽐皆是。

佛道同源,都是"胡教",都是出家⼈,也都被称为"僧"。

僧,形声字,意思是:曾经是⼈。

同源⽽内讧,悲剧啊!

灭佛故事与是否出兵柔然有何关联?别急!

孙吴、刘宋与赵宋

⾟弃疾⼜⼀次来到了镇江的北固亭,⽽这⼀次他写的是:

千古江⼭,英雄⽆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流总被⾬打⻛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铁⻢,⽓吞万⾥如⻁。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三年,望中犹记,烽⽕扬州路。

可堪回⾸,佛狸祠下,⼀⽚神鸦社⿎。凭谁问:廉颇⽼矣,尚能饭否?

⾟弃疾是孙权的⽆脑吹吗?⾟是南宋⼈,南宋和东吴都是地⽅割据政权。

东吴既没有五⻁上将,⼜没有五⼦良将,却是"三家归晋"中最后被灭的。

后汉三国,总共三⼤⽕攻战役,官渡之战,⾚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官渡和孙权没关系,⾚壁和夷陵孙权都赢了,所以东吴的综合国⼒趋好。

上阕先捧东吴、后惋刘宋,下阙抬北魏,那没说的画外⾳应该就是在讽南宋。

解释下⼈名:寄奴就是宋武帝刘裕的表字,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鲜卑名。

拓跋焘正在北攻柔然,刘宋想趁⽕打劫,发动了"元嘉北伐",却只能草草收兵。

拓跋焘对柔然连续⽤兵的情况下,尚能两破刘宋⼤军,难怪其祠堂的⾹⽕旺盛!

说回灭佛,腹背受敌寺院内却惊现兵器,拓跋焘的反应是激烈了⼀些,莫⾮定数?

那么柔然呢?拓跋焘也能快⼑斩乱⿇吗?

北魏与柔然

北魏与柔然的争⽃个⼈统计持续了123年只多没少。

拓跋焘的北伐,滚滚⻓江东逝⽔,泛起浪花⼏朵,逝者如斯夫!

那也稍微说⼏句吧!《⽊兰辞》⾥咋说的?

昨夜⻅军帖,可汗⼤点兵。

归来⻅天⼦,天⼦坐明堂。

传统的解释是:发兵的时候,汉化程度不⾼,回来的时候,可汗变天⼦了。

天⼦,本就是天⼭胡⼈对⾸领的称呼,李世⺠的天可汗,原⽂就是腾格⾥汗。

也就是说,天⼦这个称号本就是胡⼈带进来的,鲜卑⼈本就对两个称呼都有。

北魏⼤军的⾏军路线是什么样的?

旦辞⻩河去,暮⾄⿊⼭头。

这⾥的⿊⼭就是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罕⼭。

战争在哪⾥发⽣的?

朔⽓传⾦柝,寒光照铁⾐。

以史书来看,最远打到了⻉加尔湖,那确实是够冷的!

战果如何呢?

将军百战死,壮⼠⼗年归。

伤亡还是⽐较惨重的,兵疲⻢困也是打不动了。

已经汉化的鲜卑拓跋,学会了"打不过就骂"的精神胜利法⸺将柔然改称"蠕蠕"。

中国⼈叫美国是褒称,⽇本⼈叫⽶国是平称,哪天核弹现世,终会贬称其为蛮国。

语⾔学来看,柔然的突厥语就是"阿拔坎",蒙语和满语继承了这个词,意为蛇。

蛇就是⻓⾍,对蠕蠕的译法,除了稍微损点,不得不说还是符合"信、达、雅"的。

知识拓展,后⾦皇太极的满语名字就是阿拔亥,东北五仙,蛇为柳仙,后⽂有叙。

东胡与鲜卑

在过掉北魏拓跋鲜卑之前,我们稍微对鲜卑的起源做⼀下知识拓展。

鲜卑⼀般认为是东胡之后,但吕思勉先⽣认为,鲜卑很可能就是东胡。

🀄 国史四⼤家进度

钱穆

陈寅恪

陈垣

📖 吕思勉:江苏常州⼈

《吕著中国通史》《吕著中国近代史》《先秦史》《秦汉

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

钱穆:江苏⽆锡⼈

《国史⼤纲》《⻩帝》《孔⼦传》《墨⼦》《朱⼦新学

案》《王守仁》《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思想史》

陈寅恪:籍贯江西南昌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

政治史述论稿》《元⽩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

陈垣:⼴东江⻔⼈

《⼆⼗史朔闰表》《释⽒疑年录》《道家⾦⽯略》《元西

域⼈华化考》《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明季滇黔佛教

吕思勉

陈寅恪

陈垣

钱穆

吕思勉 考》《清初僧诤记》

《⼭海经·海内北经》有载:东胡在⼤泽东,夷⼈在东胡东。

胡通湖,这⾥的⼤泽或者湖,有⽂物⽂字两条线索,全都指向今内蒙古的呼伦湖。

呼伦,圐圙⾳转,意为天下。

个⼈觉得吕先⽣的论断很有⼒,试举两例说明:

南北朝时期,《魏书》因其"⻋轮⾼⼤,辐数⾄多",给上"列传",还要尊⼀声⾼⻋。

与此同时,因对柔然的刻⻣仇恨,贬称其为蠕蠕。我们前⾯说过。

南朝的⼼态,以我⼩⼈之⼼度之,是将⾼⻋故意贬称为⻋铃的象声词"丁零"。

《宋书》不给丁零列传,只将部分异象纳⼊《五⾏志》中。

这个⼼态与⾰命的对"鞑靼"的称呼异曲同⼯,也是⻢蹄袭来的象声词。

建国之后的名称就柔和很多⸺塔塔尔,还⾃带⼉化⾳,听着就感觉温顺。

按吕先⽣观点,东胡是汉⼈对其居住地点的描述,⽽鲜卑是其借⺠族圣物⾃称。

吕先⽣是我的偶像,⽽另外三位号称能与之⻬名的钱穆与⼆陈不太对我胃⼝。

陈寅恪喜"⻅微知著",钱穆喜"博古通今",陈垣喜"剑⾛偏锋"。

但我只是"⼀个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历史爱好者,只需"得来速",不要"全聚德"。

吕⽼师为⼈说话,只说⼈话,说给⼈听。这⾥的⼈,特指国号中的"⼈⺠"。

最后借吕⽼师⾃⼰在《历史研究法》中的⼀段话,凭吊先⼈:

学历史不是为了可以做前⻋之鉴,我们从历史得到的是分析问题的能⼒。

其实略加思考,任何事物,所以如此,莫不有很深远的原因在内;

深求其故,⽆不可以追溯⾄极远之世的。

下⾯这段话,我不架着任何⼈的观点背书,纯粹是原创研究。

鲜卑⼈⾃称鲜卑,⼀定有所指,只不过现代诸多理论都不太能站得住脚。

我的猜想是,鲜卑之鲜,左⻥右⽺,很可能代指⼀个更⼤的湖,⽐如苏武牧⽺。

鲜卑南下⽽五胡⼗六国兴起,西戎北狄乃⾄东夷统统被称为"胡"。

胡者,古⽉也。⽉升⽽狼嗥,萨满巫婆毒蘑菇⼀吃就开始天南地北的胡扯。

鲜卑⼼中的圣湖可能就是⻉加尔湖,汉称北海,庄⼦《逍遥游》中的鲲栖之湖。

⽽⻉加尔湖⼜名"⽉亮湖",还称鲜卑利亚之⽬,⽑⼦偷梁换柱称其为"西伯利亚"。

北魏的建⽴,来源于中原地区的权⼒真空。

柔然及其他⼀众⻢背⺠族的崛起,来源于鲜卑留下的权⼒真空。

北魏的衰落,来源于过度汉化带来⺠族认同感的丧失,⾄此分裂为东西魏。

"这块肥⾁我得尝尝",柔然刚要夹菜,突然有⼈转桌⼦。

谁这么⼤胆?突厥⼈!

柔然与嚈哒

轮到辈分,柔然⼈是鲜卑的奴⾪,这突厥⼈⼜是柔然⼈的奴⾪。

这莫不是"契丹奴役⼥真,⼥真奴役蒙古"的预演彩排?

北柔然⼤部分融⼊室⻙,还有部分融⼊契丹和靺鞨,突厥⼈雄踞漠北。

靺鞨⾄唐,发展出渤海国,⾄宋发展出⼤⾦,⾄清成为最后⼀个⼤⼀统王朝。

南柔然则驻⾜于西拉⽊伦河,从蒙语翻译过来就是"⻩⾊之河"。

为区别⻩河,就给西拉⽊伦河加了三点⽔,写作"潢⽔"。

孕育出了契丹的,正是潢⽔,但因耶律德光改元"⼤辽",故称之为辽河。

台湾作家席慕容是蒙古族,虽⻅契丹的⺟亲河,却也难掩其故⼟之思。

契丹是第⼆卷的压轴戏,要聊的很多,先放⼀放。

室⻙是成吉思汗的祖先,是我们这个系列的主题,之后还会详述。

依附于柔然的嚈哒部征服了巴⽶扬,建⽴了嚈哒帝国。

公元⼀百到两百年附近的疆域图

公元四百到五百年附近的疆域图

公元500年附近嚈哒帝国垂垂⽼矣的样⼦。

你鲜卑在⼤同造云冈⽯窟,我柔然就在阿富汗建巴⽶扬⼤佛,以⽰分庭抗礼。

⽞奘途经⼤佛之时,曾双⼿合⼗为佛国祈福,今却被塔利班炸毁!

惜哉!痛哉!

论到根处,炸佛之举,美军以及背后的⽼板,却也难辞其咎!

但因其偏离华夏主体⺠族的这个主题太多,忍痛跳过!

东魏与西魏

北魏孝⽂南迁洛阳后,招揽天下能⼯巧匠,在⻰⻔⼭修建鲜卑⼈的第⼆个⽯窟。

⼭南⽔北谓之阳,洛⽔之北就是洛阳。

⻩河,洛⽔,伊⽔,三川击壤,圣⼈辈出。

北宋五⼦中的程颐、程浩⼆程和邵雍都是洛阳伊川⼈。

洛神是伏羲之⼥,因渡洛⽔淹死,成为洛⽔之神。

曹植有赋赞之⽈:

翩若惊鸿,婉若游⻰。

髣髴(同仿佛)兮若轻云之蔽⽉,飘飖(读⽘)兮若流⻛之回雪。

顾恺之读罢《洛神赋》有感⽽绘《洛神赋图》⻓卷,惜未传世。

鲤⻥跳⻰⻔典出李⽩《⻥跃⻰⻔》的神来之笔:

⻩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点额不成⻰,归来伴凡⻥。

郦道元随孝⽂帝南迁后,得差视察了北魏所有⼭川,物候笔记近百万字。

郦道元厚积⽽薄发,⼗年著成《⽔经注》,煌煌三⼗万⾔重塑国⼈⾃然观。

⽔经注与伽蓝记

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国号被⻬周所替,⽽南朝也即将⾛完"宋⻬梁陈"之梁。

北周灭北⻬后,宇⽂内⽃⽽外戚杨坚篡位,定国号隋,年号开皇,定都⼤兴。

这⾥的⼤兴,即唐之⻓安,城市规划犹如军棋的版⾯,令⼈叹为观⽌!

北周时期,华北佛寺林⽴,囤积资产,武帝灭佛,史称三武灭佛之"建德毁佛"。

本次法难的特殊之处在于,佛教并不是唯⼀对象,道教同样也没被饶过。

好在佛⻔弟⼦醒悟的快,由慧可发展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禅宗"。

道⻔则忒慢,直到南宋初期才由王重阳发展出三教合流的"全真道"。

《伽蓝记》为杨衒(读炫)之所撰之历史地理学⽂献,作于北魏,成于东魏。

杨衒之在书中历数⾃孝⽂帝南迁洛阳之后的佛寺掌故,治乱兴衰娓娓道来。

《四库全书》认为:《伽蓝记》与《⽔经注》同为北朝历史地理学的双壁。

不同之处在于,《⽔经注》⽴⾜于名⼭⼤川,视⻆更宽,⼼胸更阔,只谈天下。

《伽蓝记》则以北魏为正朔,格局略⼩,但瑕不掩瑜,仍可与《⽔经注》并论。

据《伽蓝记》中所载,达摩祖师本为波斯⼈,经海路⼊刘宋治下之南越⽽⼊华。

传说达摩与梁武帝萧衍有过⼀席之谈,但因话不投机,达摩⼀苇渡江⼊北魏。

不管其臆造成分多与少,应该不影响我们欣赏杜牧《江南春》对南梁的抒怀:

千⾥莺啼绿映红,⽔村⼭郭酒旗⻛。

南朝四百⼋⼗寺,多少楼台烟⾬中。

达摩⼊洛阳后,辗转⾄嵩⼭少林寺,于寺中⾯壁九年,众僧称其"壁观婆罗⻔"。

这段故事,被刘慈欣在《三体·⿊暗森林》中,嫁接⾄罗辑的头上。

慧可⽴雪求法,寒冬难却,却闻得达摩劝退数语,随即⾃断左臂,以⾎明誓。

这段故事,被⾦庸在《神雕侠侣》中,嫁接到了杨过头上⸺只是杨过为右臂。

达摩与慧可之间的传法,主要依赖汉译《楞伽经》四卷,为禅宗⽴派之根基。

有段师徒⼆⼈在"法传⼼印"《楞伽经》之时的公案,很有意境,与诸君共赏:

慧可问: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师道:诸佛法印,⾮从⼈得。

达摩的意思是,要向内求,直指⼈⼼。

慧可茫然道:我⼼未宁,乞师与安。

祖师道:将⼼来,与汝安。

慧可沉吟良久,回道:觅⼼了不可得。

祖师云:我与汝安⼼竟。

慧可开悟,史称⼆祖:内传法印,以契证⼼;外付袈裟,以定宗旨。

传⾄慧能,《六祖坛经》中记录了五祖弘忍授其⾐钵的偈⼦:

菩提本⽆树,明镜亦⾮台。

本来⽆⼀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之德,在于普及《⾦刚经》,但慧可的本意,还是《楞伽经》。

禅宗传⾄北宋,出现了狂禅的突变,如要论根寻脉,锅应在六祖慧能。

⾄明朝中叶,王阳明以"⼼外⽆物、⼼外⽆理"的姿态继承了慧可⾐钵。

阳明四句教的本意为对《⼤学》中,对正⼼诚意、格物致知的⼤破⼤⽴。

⽆善⽆恶⼼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但这简简单单的⼼学四句,却触及了《楞伽经》的本来⾯⽬⸺良知⼼悟。

儒学之径,从孔孟⾄程朱,可谓穷途末路,⼼学另辟蹊径,柳暗花明。

只是"外圣内王"如阳明⼦,⾔必称"达摩、慧能",也忘却了慧可断臂求法之功!

苏轼曾以⼀百⼆⼗句⻓诗《寄周安孺茶》描写他与茶的故事。

不才于港乱之年,尝以⼀百⼆⼗⼋句⻓诗《茶史五绝赋》⼀韵到底⽽唱和苏仙。

或问:何以⻓于苏东坡?答⽈:不习惯未曾开⾔先被让两个俥的感觉。

只因与本⼩节⽆关,顺便提⼀嘴,按下不表。

《寄周安孺茶》有云:嗟我乐何深,《⽔经》亦屡读!

《⽔经》⼋千字,《⽔经注》三⼗万字,堂堂东坡居⼠为求⼯整,竟不惜漏字!

《念奴娇·⾚壁怀古》中的"⼤江东去"和"乱⽯穿空",皆源于《⽔经注》。

历史上如郦道元般只玩真的除却2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外再⽆第⼆⼈。

尔朱荣与⾼欢

在引⼦中,我引述祖⽗《雁北志集注》观点,认为辽代释迦塔就是北魏静轮天宫。

不管这个结论看起来如何不可思议,洛阳永宁塔的案例要更更更出其右。

永宁塔的修建,仅仅⽤了三年,但这个塔的塔⾼到底有多夸张呢?

《伽蓝记》说,塔⾼百丈,如果按公制直接硬换,接近三百⽶。

如果我们找个现代的参照物,上海的东⽅明珠电视塔⾼四百六⼗⽶。

北京的中央⼴播电视塔塔⾼四百多⽶,⼴州珠江城也是三百多⽶。

如果查看《⽔经注》中记载,永宁塔塔⾼也有四⼗九丈,也有⼀百五⼗⽶。

应州塔多⾼呢梁思成的实测数字应该为67.13⽶,不到永宁塔的⼀半。

⺠间也有达摩祖师曾对此塔顶礼赞叹的传说,虚虚实实,着实令史家犯难。

距离北魏灭亡还有九年,洛阳遭遇⻛灾,掀⽡⽚、拔⼩树是⾃不待⾔!

永宁塔塔尖的宝瓶吹落后,竟砸⼊地⾯⼀丈余深⸺北魏已然摇摇欲坠!

尔朱⽒,世居尔朱川,即今⻩河⽀流朱家川河的流经区域。

尔朱荣平定六镇之乱的时候,专⻔负责镇守晋阳,速胜后兵⼒提升很⼤。

北魏倒数计时七年,胡太后杀孝明帝,尔朱荣以靖难之名,兵发洛阳。

武⼒值对⽐太过明显,没有太多挣扎,胡太后被溺于⻩河,史称"河阴之变"。

扶孝庄帝登基后,尔朱荣如董卓般"挟天⼦以令诸侯",却忽略了⾝边有个吕布。

这个吕布就是⾼欢,尔朱⽒的掘墓⼈,东魏的话事⼈与北⻬的奠基⼈。

孝庄帝可能看过《赵⽒孤⼉》,以皇后⼤尔朱⽒诞下太⼦为名,邀尔朱荣赴宴。

北魏倒数计时六年,孝庄帝图穷⼔⻅,尔朱荣被就地正法,尔朱⽒造反。

孝庄帝被绞杀之前,也曾赋得绝命诗⼀⾸:

权去⽣道促,忧来死路⻓。

怀恨出国⻔,含悲⼊⻤乡。

隧⻔⼀时闭,幽庭岂复光。

思⻦吟⻘松,哀⻛吹⽩杨。

昔来闻死苦,何⾔⾝⾃当。

有尔朱荣这个模板,⾼欢当然是有样学样,扶孝武帝登基,平定尔朱⽒之乱。

论⾎脉,孝庄帝是拓跋弘的孙⼦,但孝武帝是拓跋弘的重孙⼦,当然是带种的。

孝武帝趁⾼欢出晋阳之际,带家眷等⼀⾏⼈,瞒天过海投奔西魏权⾂宇⽂泰。

北魏与南梁

《资治通鉴·梁纪》记载了⼀段"天⼈感应"的插曲,描写了孝武帝"西狩"的另⼀⾯。

在了解司⻢相公是如何下笔之前,我们需要先补充⼀段天⽂学知识。

⼆位战国时期的星象家,⻬⼈⽢德著《天⽂星占》;魏⼈⽯申著《天⽂》。

后⼈将战国时期两位⼤家的著述合并为⼀部,名⽈:《⽢⽯星经》。

其中⽯申所著《天⽂》中,对"⽔⾦⽕⽊⼟"五⾏之五星进⾏了系统性的总结。

开普勒第⼀定律可表述为:⾏星绕太阳运⾏⾛椭圆轨道,焦点之⼀就是太阳。

⽕星因其轨道偏⼼率较⾼,导致位于地球观察点上,经常发⽣逆⾏,即⽕逆。

⽯申著《天⽂》有云:荧惑犯南⽃,为赦。⼜⽈破军杀将。

东晋⼲宝所著《搜神记》中也曾记载:南⽃主⽣,北⽃主死。

南⽃六星在⽉亮⽩道所辖的⼆⼗⼋宿中,⼤体位于⽃宿的位置。

所以在后来的⺠间传说中,逐渐将南极仙翁与南⽃六星混为⼀谈。

《资治通鉴·卷156》中对有段对梁武帝的记载是在侧⾯写孝武帝投奔宇⽂泰

先是荧惑⼊南⽃,去⽽复还,留⽌六旬。

上以谚云"荧惑⼊南⽃,天⼦下殿⾛",乃跣(读显意"⾚脚")⽽下殿以禳(读上声)之。

天上的星象是⽕星驻留⽃宿两个⽉,梁武帝光脚下殿欲作"顺天应⼈"之举。

及闻魏主西奔,惭⽈:虏亦应天象邪!

后来得知是北朝西魏孝武帝投奔东魏宇⽂泰,惭愧道"原来是北虏才是正朔啊"

编者按记住这个名场⾯后⾯还会YesterdayOnceMore的。

那么是什么促使孝武帝⼀定要逃离⾼欢的魔⽖呢?

北魏倒数计时不到⼀年,永宁宝塔再遇⽕灾,洛阳城浓烟竟持续三个⽉之久!

孝武帝登台远望,北朝曾如参天⽊塔,⽽今⽕借⻛势,⻣架嶙峋欲坠,可叹!

⽕之⼤,凡沾⽊⼦边的东西尽毁,唯独《⽔经注》四⼗卷却完好⽆损。

⽔经注卷渡⽕劫,莫⾮洛神降世来?唯物论者的尴尬,尽显于此。

⽕劫于中华,却⾮仅⽌于此,南朝萧梁同样经历了重⼤的⽂化浩劫。

梁武帝萧衍七⼦萧绎在宇⽂⽒攻破江陵后,将古今图书⼀⼗四万卷付之⼀炬。

王夫之在《论梁元帝读书》中,斥其"读书万卷犹有今⽇,故焚之"的帝王⼼术。

洛阳最著名的纵⽕犯有三:董卓、⻩巢和李⾃成,但永宁塔⼤⽕毕竟是雷击事故。

与其说北魏是被这场⼤⽕给烧没的,倒不如说是被孝⽂帝激进改⾰给逼到了绝路!

这么说有根据吗?史册缺⻚,死⽆对证,佐证修列,但为君⼼。

与其拿着放⼤镜去读万卷书,徒增⻘丝,倒不如背上⾏囊将万⾥踏遍,闭眼问⼼。

北魏有两座佛寺,选址上猛啐⻛⽔,教义上合三为⼀:⼀为昊天寺;⼆为悬空寺。

编者按:悬空寺将寺庙以最不可思议的⽅式修筑于峭壁,谈不上与⻛⽔倡导的藏⻛聚⽓⽆涉。

⻩⼟⾼原唯⼀的⽕⼭群坐落于⼤同,昊天寺的选址就在⽕⼭⼝之上,国内绝⽆仅有。

另外⼀座是緬甸的汤恩格拉德寺,但彼⽕⼭实际上是⽕⼭灰堆积⽽成,⽽⾮⽕⼭本⼭。

昊天,指昊天⼤帝,⺠间⼜称⽟皇⼤帝或简称⽟帝。因故昊天寺设⽴之时,本为道观。

昊天寺⼭坡开满⻩花。⻩花,中药称⾦针,学名叫萱草,其花语为:感谢⺟恩。

昊天寺⻩花特指⽟帝⺟亲,其道名为:圣⺟元君。第⼀卷解释过"皇天后⼟",此不赘述。

此寺传为拓跋焘侄⼥"北魏冯太后"所敕建,冯⽒的改⾰为后续孝⽂帝的改⾰埋下伏笔。

还有另⼀对祖孙在第⼆卷中等我们,⼀⾸歌后过掉本节。

遥遥的天之涯萱草花开放

每⼀朵可是我牵挂的模样

让它开遍我等着你回家的路上

好像我从不曾离开你的⾝旁

悬空寺与⽞空寺

如果说昊天寺代表鲜卑基因中的"敢为天下先",那么悬空寺则多少有些"以⾝犯险"。

为什么⼀定要将寺庙建在北岳恒⼭的峭壁之上?

巍巍北魏猎猎西⻛凛凛拓跋步步悬空

岳这个字,本为会意字,意为⼭上之丘,可以沟通上天,祭祀先祖。

开了灯更漂亮

⽽悬空寺原本的名字是"⽞空寺"⸺就是⽞空⻛⽔的那个"⽞空"。

⻛⽔理论,从根上论,分两个流派:峦头派与理⽓派。

峦头就是⽤⾁眼从外在察其外形,理⽓则是⽤逻辑推理得出⼀个折衷的结论。

如果⽤《笑傲江湖》来举例⼦:峦头相当于剑宗,理⽓相当于⽓宗。

⽞空⻛⽔差不多就是理⽓派中的令狐冲,⼩节不拘却⼜⼤象⽆形。

以峦头来看,悬空寺的选址简直就是乱弹琴,古今中外都没听说要贴着⼭崖建寺的!

⽞空和遁甲本为⼀奶同胞,认为选址重点应:以时间⻜星、以空间寻⻰、以⼈物⽴向。

徐霞客慕名⽽来,过五台⼭,越浑河川,作《北岳恒⼭⽇记》,留"天下巨观"⽽去。

⼭崖之上兴建悬空寺本是寇谦之的想法,度其⼼迹:概以⼯程之难度,换历史之⻓度。

但因这灭佛太损阴德,寇谦之历史地位不算⾼,甚⾄没多少⼈知道其在悬空寺留下的功德。

⾄孝⽂帝,因要弥合佛道间的裂痕,故在寺庙⾥加塑孔圣,三家⼀起中中庸庸的⽃地主。

⼣阳西下,游⼈退去,这⽼⼏位如果显灵的话,您猜:他们会聊什么呢?

我先抛个砖:三位⽼师,华夏出现过的胡⼈,应该如何进⾏分类?

地主与神⼭

我们这⾥假设三个泥塑是因三个匠⼈吹的那⼝⽓⽽显灵的。

佛祖被⼭阴⼈吹,孔圣被朔州⼈吹,俩农⺠;道君是地主,被⼤同⼈吹。

😅 佛祖你这就是分别⼼我早就说了我们本来都是星⾠⼤海落下的种⼦。56789顺⼦。

孔圣:华夏⼤防,⾮我族类,其⼼必异,分那闹求呀?这牌看着好熟悉啊!不要,过!

道君尽放梆⼦神⼭崇拜是个突破⼝⽐如冈仁波⻬就和佛陀有关系。78910J管上

佛祖:有点道理,冈仁波⻬就是我们说的宇宙中⼼须弥⼭。过过过!

孔圣那泰⼭就是汉⼈的神⼭⻓⽩⼭就是⼥真的神⼭富⼠⼭是⽇本的神⼭四个3

求!

道君⽇本能有资格称为胡⼈注意审题昆仑⼭是华夏的神⼭。四个2盖了帽了我的⽼

北⿐!

佛祖:⽟⻰雪⼭是纳西族的神⼭!看起来神⼭崇拜这个理论应该⽴的住!不要,过!

孔圣:台湾的神⼭是台积电咯!王炸!叫声地主你别得意!只剩⼀张了!

道君:不论是你,抑或是那帮东西,都跑不掉!急急如律令,时光倒流......

佛祖:波若波罗蜜!这咋⼜开咧?欸?我为什么要说"⼜"呢......

故雁北⼈不⽤凑够四个,因为我们以"三"为尚,我们不吃剩饭!

尾声:拓跋的意义

北魏为什么会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我们还是必须回顾第⼀枚为北魏敲下棺材钉说起⸺六镇之乱。

万俟(读莫旗)丑奴关中变乱,得⼀狮⼦奉为祥瑞,年号神兽。

对已然全⾝皆为槽点的⼈,学⽣后辈⼀般都得⼝下留情。

⼀年后,万俟神兽被枭⾸后传⾄洛阳,北魏⼤厦却已摇摇欲坠。

宇⽂泰占据⻓安称西魏,⾼欢占据洛阳称东魏,东西魏异出⽽同源。

梁武帝萧衍雄踞秦岭淮河以南,尝与太⼦萧统以围棋喻江⼭。

萧衍寓《围棋赋》教⼦,欲与江⼭所托萧统,且看:

今⼀棋之出⼿,思九事⽽为防。敌谋断⽽计屈,欲侵地⽽⽆⽅。

不失⾏⽽致寇,不助彼⽽为强。不让他以增地,不失⼦⽽云亡。

落重围⽽计穷,欲佻巧⽽⾏促。剧疏勒之迍邅(读詹),甚⽩登之困辱。

或⻰化⽽超绝,或神变⽽独悟。勿胶柱以调瑟,专守株⽽待兔。

读⾄"⽩登之围",萧统怅然若失,泪眼婆娑之际痛作《饮⻢⻓城窟⾏》:

亭亭⼭上柏,悠悠远⾏客。

蕴此望乡情,沈忧不能⽌。

⾏客⾏路遥,故乡⽇迢迢。

有朋西南来,投我⽤⽊李。

迢迢不可⻅,⻓望涕如霰。

并有⼀札书,⾏⽌⻛云起。

如霰独留连,⻓路邈绵绵。

扣封披书札,书札竟何有。

胡⻢爱北⻛,越燕⻅⽇喜。

前⾔节所爱,后⾔别离久。

萧统的《饮⻢⻓城窟⾏》,中规中矩,⽐上不⾜,⽐下有余。

只可惜:萧统天不假年,⾏将三⼗却英年早逝。

从此北望⽆望!惜哉!

明明是三国杀的剧本,但历史似乎⼜回到了本卷开头⸺商鞅变法前的秦国。

东魏富庶,如同⻬桓公;西魏贫瘠,仿若秦孝公。

要富国,先强军,宇⽂泰为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端出的体改⽅案是:

内政⽅⾯,搞⼟改分⽥亩;军事⽅⾯,设⼋柱国,创府兵制。

实际上,均⽥制是府兵制的配套改⾰,因为府兵制的本质就是屯⽥制。

⼤体上可以把它理解为"⽣产建设兵团"这样的军垦制度,所谓:

平时为⺠,战时为兵。

军资统购统销、统筹统放,再不似⽊兰东南西北如陀螺般⾃购,故有:

兵不识将,将不知兵。

宇⽂泰对⼋柱国的管理不似⼋旗却似1974年的⼋⼤军区对调令。

改⾰的阵痛,连年的饥馑,⼗余年间,历经五场厮杀,但宇⽂泰抗住了。

最后⼀次战役,发⽣在河南⽟壁,东魏五⼗天久攻不下,军营⼠⽓低落。

⾼欢⼤摆筵席,强颜欢笑,请斛(读胡)律⾦唱《敕勒歌》,以振⼠⽓。

斛律,圐圙⾳转,敕勒⼤姓,意为天下。

敕勒挽歌

敕勒川,阴⼭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吹草低⻅⽜⽺。

这⼏乎就是东魏的挽歌。

借元好问七绝凭吊这个悠远的⺠族: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也到阴⼭敕勒川。

关中沃野千⾥,却总遇⼤旱。

元⼈张养浩去赈灾时痛作《⼭坡⽺·怀古》:

骊⼭四顾,阿房⼀炬,当时奢侈今何处?草萧疏,⽔萦纡(读赢淤)。

⾄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秦汉楚。赢,做了⼟;输,做了⼟。

课本截取后,使得我们更熟悉的是这⼀段: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河表⾥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秦汉经⾏处。宫阙万间都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苦⼀苦百姓"是西魏的代价,却成为宇⽂⽒笑傲江湖的资本。

鸦⽚战争后林则徐遭遇贬黜,漫漫⻩沙路,途径嘉峪关,慨⽽作七律:

东西尉候往来通,博望星槎笑凿空。

塞下传笳歌敕勒,楼头倚剑接崆峒。

⻓城饮⻢寒宵⽉,古戍盘雕⼤漠⻛。

除是卢⻰⼭海险,东南谁⽐此关雄?

这⾸诗五年之后,被贬黜的林则徐将会被怂得⼀批的道光帝再次启⽤。

这⾸诗⼗年之后,林则徐将会死于弹压拜上帝会起事的任上。

按今天的史观,林则徐也算是个反⾰命,但我还是引⽤⼈⺠英雄纪念碑上的碑⽂:

由此上溯到⼀千⼋百四⼗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争取⺠族独⽴和⼈⺠⾃由幸福,

在历次⽃争中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再⾛三百公⾥,林则徐将途径敦煌。

这次贬黜之旅的

敦煌天空的沙砾

梦想穿过了西域

看⽉⽛湾

是谁的⼼啊孤单地留

是谁的爱啊⽐泪⽔坚强

带着我们的记忆

包含了多少的禅

下的泪光



我从半路看回去



在丝路之

TA还好吗我多想爱TA

轻声呼唤就让我融化

每⼀滴⾬⽔演化成我翅

这情关漫漫好弯

爱情像⼀本游记

上被遗忘

拿永恒的泪凝固的⼀



我会找寻他的谜



句话

也许可能蒸发

向着我爱的⼈

编者按:关于丝绸之路,作者放到 第⼆帝国:运河(下)讲述回鹘的部分才展开的。

作者陈述的主要原因是,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实际上与西域诸国的关系要更为密切。

谪仙祭酒

关陇集团是陈寅恪发明的术语,意指西魏⾄隋唐期间,关中和陇西的军阀贵族。

其⼈才观是"出将⼊相",⺠族观则是"胡汉混⾎"。

这不就是⼈才通缉令吗?不好意思,悬赏令...不过差㞗不多。

酒剑仙李⽩被捉拿归案,对其激情杀⼈⼀案供认不讳,下⾯是本台报导:

⼀饮尽江河,再饮吞⽇⽉。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剑仙。

⼗步杀⼀⼈,千⾥不留⾏。事了拂⾐去,深藏⾝与名。

编者按:此诗上阕为《仙剑奇侠传》脚本,下阙为李⽩《侠客⾏》中的⼀句。

那么,诸位先贤:接下来,晚辈可能还是要继续得罪⼀下!

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