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han3000/converted/3.3 第三帝国:圐圙(3).md

99 KiB
Raw History

3.3第三帝国圐圙3

📚

卷六《第三帝国:圐圙》(下)<----我们在这⾥

朱明与北元

史家认为元亡于1368年。

但如果仅仅因为朱元璋在这⼀年称帝,那就⼩看了两位将军的作⽤。

称帝算什么?徐寿辉和陈友谅没称过帝吗?

要以1368年来断代史家必须指出这⼀年应以什么资格来断代。

做这个研究的⼈不多啊!

卷⼀《第⼀帝国:⻓城》(上)卷⼆《第⼀帝国:⻓城》(下)卷三《第⼆帝国:运河》(上)卷四《第⼆帝国:运河》(下)卷五《第三帝国:圐圙》(上) 这⼀年,重⼤战役有两场,到底是那场战役最终敲响了蒙元的丧钟?

🆚 第⼀场:

1368年闰七⽉徐达北伐势如破⽵元顺帝⻛闻携家眷北逃元上都开平。

编者按:此处为朱棣⽣⺟案埋下⼀劫;元顺帝北归与永历帝南遁亦是惺惺相惜。

⼋⽉初公历9⽉14⽇元⼤都被平定改称北平府⸺

这就是北平这个名字的由来!

🆚 第⼆场(暖场):

《明史·卷124》中的《列传第⼗⼆》在扩廓帖⽊⼉下有段君⾂戏⾔

⼀⽇,(太祖)⼤会诸将,问⽈:天下奇男⼦谁也?

皆对⽈:常遇春将不过万⼈,横⾏⽆敌,真奇男⼦。

太祖笑⽈:遇春虽⼈杰,吾得⽽⾂之。

吾不能⾂王保保,其⼈奇男⼦也。

王保保是谁啊?卷⾸说的分明:

扩廓帖⽊⼉,沈丘(河南周⼝)⼈(⽣于哈密)。本王姓,⼩字保保。

按照《明史》观点,王保保有可能是回鹘⼈之后:

元平章察罕帖⽊⼉甥也。

⽽察罕帖⽊⼉属乃蛮部确凿⽆疑,故王保保的⺟系基因确系回鹘⼈没跑。

我个⼈的感觉,王保保与锦⻢超、⻢孟起不但⾝世类似,⽽且命运⾛向也似是殊途同归。

尽管陈寿没怎么提⻢超,但罗贯中对孟起是赞不绝⼝,《三国演义·六⼗五回》:

⻢超纵骑持枪⽽出;狮盔兽带,银甲⽩袍:⼀来结束⾮凡,⼆者⼈才出众。

⽞德叹⽈:⼈⾔锦⻢超,名不虚传!

此⼆⼈因战功⽽被⽼板欣赏,但也因忌惮其功⽽⽆法吸纳进核⼼团队。

不过部分"砖家"论证⻢超是羌族⼈也真挺令⼈⼼疼的:

姓⻢么,⼀听就是异教的。

编者按:作者模仿街边拉家常的⼝吻似有不妥,不过核⼼意思还是⼀个字没改。

⻢超薨死于222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在622年没算错的话孟起早了伊斯兰四百年好吗

《三国志》中,没有任何关于⻢超⺠族⽅⾯的记载,您到底是凭什么⽂献推测⻢超是羌族?

必须指出的是,敢与商⼈叫板的那叫古羌⼈,⽽今天的羌族是建国之后⾸届政协做的⺠族划分。

如果某些傻⽠蛋真打算从古羌⼈那⼉去论,那他成功之⽇,就是⼤家管古羌⼈叫爹之时。

某些⼈不会觉得这是很好玩的事情吧!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7660168

古羌⼈和夏周

在⻘藏⾼原上有两个主要的本地⺠族,分别是羌族和藏族。在古代⽂献中,羌族和藏族 统称为“羌”,按照汉⽂意思就是“牧⽺⼈”。在语⾔学上有⼀个“汉藏同源”的…

根据DNA分析羌族⽗系单倍群为O的⽐例⾼达60%与汉族中的O⽐值⾮常接近。

同时羌族的N基因⽐例约为7%,这个基因也是早期汉族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

暖场暖得似乎有点过头了,怎么着也该谈起第⼆场战争了⸺

⽽这是⼀场决定元明⾛向的战役⸺明攻⼭西之战。

⼭西的地形像只乌⻳⸺蒙古⼈只需要守住若⼲关隘,则不⽇可打回元⼤都。

但要命的是,元顺帝逃跑后,忙不迭的给王保保下旨:赶紧给爷进京勤王!

问题是:您⽼⼈家也没在元⼤都啊!不是躲到上都去了么!

要不⼈会说,徐达之⽼谋深算,令⼈叹为观⽌呢!

他料死九⽉份(这⾥开始,只说公历)元⼤都陷落后,元队必会反扑。

徐达克定元⼤都之后,稍作休整后做出了精彩绝伦的作战计划,如图:

正常思维应该是打下元⼤都后,守着等王保保来攻,消耗后乘胜追击。

徐达料定躲在王⼋盖⼦⾥的王保保必然是这个思路,遂将已经到⼿的元⼤都留给了孙兴祖。

实际上发⽣的事情按《明史·卷133》中的记载

置燕⼭六卫,留兵三万⼈,命兴祖守之,领⼤都督分府事。

⼤兵西征,扩廓由居庸窥北平。

达谓诸将:北平有孙都督,不⾜虑。

遂直捣太原。

AlphaTeam徐达带队⾛井陉直插太⾏后⼊阳泉但是嫌Beta太慢。

BetaTeam说不清冯宗异、汤和谁是头总之攻⼊晋城、抵达⻓治后开始急⾏军。

王保保⼀直在进⾏⼤纵深的回撤,对徐达也是⼜佩服⼜⽣⽓。

洪武⼆年正⽉初五,徐达拿下太原。

正⽉⼗九,徐达命常遇春攻⼤同。

半个⽉后,元军北遁、弃城⽽逃。

徐达深刻理解:⼤同这个位置,太过重要!绝不能丢!

为⼤同留下的,除了下⾯还会继续聊到的城墙,还有个作天作地的⼆闺⼥。

暂且按下不表。

徐达与常遇春

军史上有两对双⼦星:西汉的卫⻘、霍去病;元末的徐达、常遇春。

🈸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度评价了徐达北伐的作⽤,称其为:

明朝历史上头件的⼤事。

吕⽼师认为徐达北伐的意义在于:

徐达打破了历史上只能由北向南统⼀的公式,取得了千古奇功。

钱穆在《国史⼤纲》中对徐达北伐也进⾏了肯定,认为:

徐达北伐对明朝建⽴和中国历史的⾛向,均产⽣极其重要影响。

但耐⼈寻味的是,此⼆⼈均未对常遇春发表过直接评价。

中国历史上,北伐是个⾮常犯忌讳的词,皆因其败多胜少⸺然⽽这对双⼦星做到了。

脑图中我们看得分明:明(加上南明)的⽴国之本,就是⼀直在向西伯利亚的寒潮不断挥拳。

天要下⾬,娘要嫁⼈⸺⼩冰期来了,北⼈倘若不南下,原地就得等死啊!

某些⼈经常对外公开炒作的⼀个话题就是:

朱棣的胡⼦(故宫博物院的画像)到底是不是所谓的"伊斯兰⼤胡⼦"。

这个话题的本质其实就是引流,以此来达成这些⼈的最终论点:

朱棣的⺟系遗传很可能来⾃于胡⼈,即:他⺟亲很可能是某种类型的胡⼈。

编者按左图为AI修复的朱棣右图是2016年克罗地亚最佳胡须奖的亚军SašaNjari。

在官⽅没爆出任何分⼦⼈类学的证据之前,我倒是想反问这些兄弟们⼀句:

反正都是扯淡,为什么不直接虚构他的⽗系遗传物质呢?

⽗亲与岳⽗

相声《⼋扇屏》有⼀段《莽撞⼈》的⽚段:

我说说,你听听在想当初,后汉三国,有⼀位莽撞⼈。

⾃从桃园结义以来:

⼤爷姓刘名备字⽞德,家住⼤树楼桑。

⼆弟姓关名⽻字云⻓,家住⼭西蒲州解(读害)良县。

三弟姓张名⻜字翼德,家住涿州范阳郡。

后续四弟,姓赵名云字⼦⻰,家住真定府常⼭县⸺百战百胜,后称为常胜将军。

曹操帐下,猛将如云、死⼠如⾬,但⼤多是曹⽒与夏侯⽒的故交与姻亲。

刘备能让五湖四海的同志为了⼀个⽬标⾛到⼀起来,确实沾的上"⼈和"⼀脉。

编者按: 第⼀帝国:⻓城(上)把这个问题说得透彻⸺曹与夏侯本就是⼀脉。

刘邦的同乡有: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

朱元璋则有:胡惟庸、李善⻓、徐达、常遇春、蓝⽟。

刘邦与他的兄弟们是不是有⼉⼥亲家关系,太史公没写⸺但我猜测应该有。

其实就⼀条:不嫁他们的⼉⼦,那应该嫁给谁?

但朱元璋则将亲家做成了⾮常有创造性的⾦融产品⸺可转换债券,简称可转债。

在⾦融市场上,有两⼤产品⻔类⸺股票与债券。

债券的特点是,刚性兑付,违约就"粗⼤事了",如同武松打⻁之时,哨棒突然断掉。

股票的特点是,价格弹性⼤,如同九节鞭⸺玩好了实战倒是其次,主要是找对象⽐较容易。

可转债是把这两者融合起来,上下两个条件,犹如双节棍的两根短棒。

借⼤V的图⼀⽤⾃⼰省点⼒⽓但此处我们不做科普

朱元璋对⾃⼰⼏位亲家所谓皇亲国戚的⾝份,本质上就是⼀种可转债。

南京⺠间传说中,有所谓:

朱元璋以蒸鹅御赐徐达,从⽽诱发其疥疮,⽽为孙⼦扫清朱棣的岳⽗的故事。

🤑 那只薛定谔的鹅不是本段的重点,这碗中的杀机:

实际上就是强赎条件被触发后,庄家们的⽆耻嘴脸。

朱棣需要仔细思考⼀个终极问题:他应该选择富爸爸?还是穷爸爸?

天⼦守国⻔

😈 上⾯这个故事本可以作为笑谈,但其中的⿇筋在于:

姚⼴孝"⾂奉⽩帽著王"于朱棣是1382年。

⽽徐达逝于这件事的三年之后享年54岁。

可转债的价格,⼀般来说:

应该是紧紧追踪正股⾛势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其实是道衍和尚加速了强赎条件的触发。

朱元璋1398年崩于应天享年71岁葬于明孝陵。

靖难之役与⼤阪之役

朱元璋之前,农⺠起义没有能坐江⼭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列表:

💣 秦末张楚军、新莽绿林与⾚眉军、汉末⻩⼱军、隋末⽡岗寨、唐末⻩巢、宋初宋江。

朱棣之前,没有藩王作乱能的天下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列表:

💣 汉初七国之乱、西晋⼋王之乱、盛唐安史之乱与其后在清初爆发的三藩之乱。

当然还有令王阳明封到侯爵的"宁王之乱",但"宁乱"根上倒,还是因朱棣爽约在先。

🏹 前⼈栽树,后⼈乘凉;前⼈结怨,必死⼀强。

中央派出耿炳⽂讨燕逆,号称三⼗万,实际⼗三万;朱棣据估算四万,敌三倍于⼰。

耿败,李景隆挂帅,⼜增兵⾄五⼗万;朱棣收了不少兵后预估⼗⼆万,敌仍四倍于⼰。

⼤阪之役德川兵⼒是丰⾂的2.5倍,持续半年后将太阁挑于⻢下。

⽽靖难之役,南京的兵⼒始终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燕贼仍能前后鏖战四年!

但这没什么可骄傲的!

⼈家⼤阪死亡⼈数"达两万之巨",⽇本⼈就很すみません(读斯⽶⻢赛)的!

但靖难之役中,各种模型推算,基于最乐观的估计:

四年以来,双⽅兵⼒损失的总数,不可能少于五⼗万!

吃得上皇粮的兵尚且如此,遑论苦难的华北⼈⺠!

燕王扫北与槐树传说

朱棣以"清君侧"之由进京勤王,不论在朝在野都不得⼈⼼!

《南宫县志》、《沧县志》皆有对燕逆奋起反抗的记录。

《沧县志》载:

《南宫县志》载:

畿南之地多起义军抗燕军者,

燕王愤甚,燕京以南,所过为墟,屠戮⽆遗。

燕军恨之,遂⾚其地!⾄今犹呼燕王扫北!

燕兵所过,各州、县义⺠⽬为叛逆,争抗拒之。

编者按:"畿"指京畿之地,"⾚其地"则是⾎流成

编者按:南宫现为县级市,为邢台代管。

河。

故:靖难之役,不合天道;悖逆地道;践踏⼈道。

据正史所载从洪武到永乐的44年中中央对⼭西政策性迁出共计18次。

其中,前⼗次是他⽼爹朱元璋所谋划的,主迁⽅向还是以京冀为主。

靖难之役,让他⽼爹三⼗年之功,毁于⼀旦⸺在朱棣⼿⾥,⼜搞了⼋次!

《洪洞⼤槐树移⺠志》记录第⼗⼋次的迁出后,河北有⺠谣:

问我祖先来何处,⼭西洪洞⼤槐树。

祖先故⾥叫什么,⼤槐树下⽼鸹窝。

编者按:这段⺠谣虽出⾃燕赵之地,但蒙古⾼原、河西⾛廊、⼭海关外也都常会提起。

但令⼈扼腕的是,很多⼈提起这段话的时候,脸上满是笑意⸺

请问您傻笑什么?后庭都被开了还笑!

洪洞最初的战略价值,源于东西两魏的争霸:东魏⾼⽒欲西拒宇⽂⽒,故以此地为戎场。

东魏是鲜卑化的汉⼈,西魏是汉化的鲜卑⼈。

东西魏不论在争什么,⼀定不是在争:⽩底⿊纹和⿊底⽩纹到底谁更正宗!

最迟不迟于西汉,⽣活在于阗国的采⽟⼈就已经知道:

⽟⻰喀什河应是源于昆仑,⽽喀拉喀什河必源于喀喇昆仑。

编者按:作者在 第⼀帝国:⻓城(下)部分,已经阐述过这个说法的原因。

汾河源头在吕梁⼭脉的管涔⼭,当地⼀般以主峰芦芽⼭来称呼,⽽芦芽⼭地处忻州五寨。

时⾄今⽇汾河滥觞之⽔从海拔2700⽶的汉⽩⽟⻰头吐出浩荡七百公⾥汇⼊⻩河。

李渊称帝在618年⸺今天是某电商品牌的购物节也是相当好记⸺唐朝的断代⾃李渊年号武德始。

前⼀年617年本应是⼤业14年李渊奉隋炀帝杨⼴的皇孙隋恭皇帝杨侑为傀儡帝年号义宁。

义宁⼆年,鲜卑⾎统的李渊,将洪洞县之前的名称杨县,改名为沿⽤⾄今的洪洞县。

私度:李渊认为天下已经姓了李,杨县虽⼩,也不能跟着你杨家来姓。

某⽇后学在研究东西魏、隋与唐时,沉思之余偶得禅诗《七律·汾河叹》:

将军西望汾河畔,扬鞭昆戎欲戡乱。

昆戎是指昆仑⼭、天⼭出没的西戎部落。

剑拔崆峒挥萧墙,⻢饮洪洞戍边患。

崆峒者,取昆仑⼭脉之势;洪洞者,说昆仑雪⽔之洁。

轩辕造轮拓跋盘,神农铸⿍宇⽂瞰。

拓跋往⻩帝那边攀,宇⽂就只能找炎帝那边了。

虽是⼤业难再还,武德落⼦邈星瀚。

杨⼴⼤业未成,李渊武德充沛,唐⻛西渡,星汉迢迢。

鲜卑⼈对洪洞,应该说还是⽐较珍视的,但到了朱棣⼿⾥,却变成了囚犯的集散地。

或⽈:不是移⺠么?怎么成了囚犯?

或⽈:那厕所该怎么上?

背了村⾥的⽼井,离开⾃⼰的家乡。

⼩便解开⼿铐,呼⽈:我要⼩解!

不⽤枷锁拷,鞭⼦抽,那还不得跑了

⼤便再开脚镣,⽏须讳⾔,⾃然是要⼤

啊?

解。

编者按:抓嫖的同志不能只听啊!还请仔细看字幕。

周⽟洁,⼤同府周家庄⼈⼠,⽗⺟双亡后,被买⼊秦淮河畔⸺改姓了苏,⾏三。

冯梦⻰改罢改罢,作《⽟堂春落难逢夫》,后⼜改编为京剧,红遍⼤江南北⸺

其⼋个折⼦的梗概⼤约为:

才⼦落难,佳⼈苦恋。

命运邂逅,洪洞起解。

进⼠⾼中,成家⽴业。

沉冤昭雪,如梦如电。

脂粉堆⾥摸爬滚打出来的冯⽒,真可谓"勾栏捉⼑第⼀⼈",其作《三⾔⼆拍》中有:

《卖油郎独占花魁》、《众名姬春⻛吊柳七》、《⾦⽟奴棒打薄情鄙》;

《王娇鸶百年⻓恨》、《杨思温燕⼭逢故⼈》、《杜⼗娘怒沉百宝箱》。

😩 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

佛说三苦,成为爱情永恒的主题。

紫霞与苏三异出⽽同源。

🎶 苦海翻起爱恨

在世间难逃避命运

相亲竟不可接近

或我应该相信是缘分

明清两代的江南⼠⼈,逛⻘楼点头牌,必先听⼀段"苏三起解",念⽩⽈:

九也恨来⼗也恨,洪洞县内是⽆好⼈。

何须讳⾔?冯梦⻰笔锋所指必是紫禁城中的⾦銮殿!⽽⾮粉雕⽟砌的丽春院!

⽼朱家叔侄内⽃,⽼百姓却得跟着吃挂落!不该骂么?

洪洞县内没好⼈?明明是朱⼦朱孙,必亡于刻薄寡恩!

反观李⽒朝鲜,虽然开国之后⻢上历经两次"王⼦之乱",也最多不过就是个"⽞武⻔事变"。

但朝鲜能做到:祸不及百姓的!

⽗传⼦,⾄世宗,朝鲜从软实⼒到硬实⼒全⾯上了⼀个台阶,傲⽴东北亚。

朝鲜王朝⽣于朱明洪武,灭于满清宣统,享国五百年⸺虽然不可避免的亡于"⽇韩并合"。

宣统的年号不过三载,⽽《⽇韩合并条约》的签订,就在宣统⼆年⸺是不是特别好记?

仅以跨度论,李朝是不是⽐朱明强太多了?

究竟谁有资格: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邵雍与刘基

提起北京的建城史,⼀个常⻅的误解是所谓⸺"刘伯温造⼋臂哪吒城"。

那我们不妨就从刘伯温的名字说起⸺刘是姓,基是名,伯温是字。

姓是祖宗给的,名是⽗⺟挑的,只有字是个⼈意愿,常托名⾔志⸺刘伯温者,以字⾏也。

故:伯温这个字,应该是在致敬邵雍⸺邵雍的独⼦,其名⽈伯温,字⼦⽂。

百尺⻓藤垂到地,千株乔⽊密参天⸺只在郡城边。

刘基书法,藏于苏州留园

中国⼈内秀且避讳,不太好意思把直接把名⼈的字拿来就⽤,总是喜欢以曲笔绕⼀下。

编者按:美国曹操如果看得到这段,可以反思⼀下⾃⼰对曹操域名的劫持⾏为。

⽐如:孟浩把孟⼦的浩然正⽓融在表字之中,以字⾏,后以孟浩然⾏⾛江湖。

再⽐如:孟浩的好基友王维,表字就是摩诘,取⾃维摩诘菩萨的⼤名。

孟浩然⾛的就是"天地⼊⼼,浩然正⽓",⽽王维⾏的是"诗中有画,画⾥藏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 。

远看⼭有⾊,近听⽔⽆声。

夜来⻛⾬声, 落知多少。

春去 还在,⼈来 不惊。





刘伯温如若想攀上邵雍这条"江湖豪情、侠胆柔肠"的"⼤腿"⸺也只能从邵⽒之独⼦下⼿。

⻦花花⻦ 正所谓:曲径通幽路。

邵雍的⼀⽣,著作等⾝,刘伯温则是有样学样,⼏乎可以说就是踏印⽽⾏:

你造吗?

邵雍著《皇极经世》,道破命理天机⸺刘基就写《滴天髓》;

邵雍著《渔樵问对》,⼩故事谈⼤道理⸺刘基就写《卖桔者⾔》;

邵雍著《伊川击壤集》,总结⼀⽣过往⸺刘基就写《诚意伯⽂集》;

邵雍著《梅花诗》,说半句、藏半句⸺刘基就写《烧饼歌》。

编者按:《烧饼歌》的作者虽有待商榷,但托名⾄少反映了彼时之群体⼼理⸺

放在刘基⾝上,说这些话就太正常了!

🎭 再按:有些学⼈认为《梅花诗》也是⺠国时期的托作,但给出的理由仅仅是出处不明!

这显然就是把"⽆耻之尤"藏在"怀疑精神"之后了。

《砖家⽣存指南》开宗明义:不同场合要带上不同的⾯具,切记!

只是简单调教内容由AI

⽣成

这⾥拉出《梅花诗》中的两⾸,请诸位看官感受⼀下:

关于元朝的谶诗:

关于明朝的谶诗:

天地相乘数⼀原,忽逢甲⼦⼜兴

毕竟英雄起布⾐,朱⻔不是旧⻩畿。

元。

年华⼆⼋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

⾔。

⻜来燕⼦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

《梅花诗》来源于《皇极经世》汉字声韵学与《梅花易数》中的"字占"。

奉劝对两⻔学问将⼊未⼊的朋友:千万别来沾边!

否则是真的容易导致"⾛⽕⼊魔"的哦!

纵观刘伯温⼀⽣,确实也做到了刘邦的名⾔"知进退、明得失"。

所以他的命运,当然也不似韩信般蹉跎⸺因为他确实做到了"⼀⽣只爱⼀个⼈"。

🎶 记得早先少年

⼤家诚诚恳恳

说⼀句是⼀句

清早上⽕⻋站

⻓街⿊暗⽆⾏

卖⾖浆的⼩店

冒着热⽓

从前的⽇⾊变

得慢

⻋,⻢,邮件

都慢

⼀⽣只够爱⼀

个⼈

从前的锁也好

钥匙精美有样

你锁了⼈家就

懂了

电视剧《朱元璋》由冯⼩宁执导,剧中由胡军饰演朱元璋,郑晓宁饰演刘伯温。郑晓

宁除本剧外,还在《⼭河⽉明》中实验耿炳⽂,之前截图有截到过。以上。

刘伯温绝对不可能做⼀件事:另觅⼆主⸺转头再去服务朱棣!

不如啊,⼲脆我在这⾥把话说死了:刘伯温很可能终其⼀⽣都没来过北京!

或⽈:刘伯温是个什么样的⼈?

为什么要把"⼋臂哪吒北京城"的传说也放在他的⾝上?

因为:他确实设计过南京城。

留园认为:刘伯温以北⽃七星与南⽃六星对合造的⽯头城。

南京城墙的两处突出

但是,北⽃与南⽃的说法,应该是错的⸺⻅下图:

⼤熊座·北⽃vs⼩熊座·⼩北⽃

北⽃与⼩北⽃的象,可能就是太极⻥的源头

南京城的构造,⼀定是⼤北⽃与⼩北⽃的对合,⽽不是北⽃与南⽃的对合。

因为星空中只有⼤⼩北⽃才能将中虚包起来,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个理由⸺

让皇宫占据天宫中勾陈所在的位置⸺这就⿇烦您拉回去再看⼀遍。

或⽈:北⽃对南⽃,你有我有全都有!你为什么⼜来⽣事?

因为确实说不通。

地球⾃转定义了⽇,⽉球公转定义了⽉,地球公转定义了⽇⸺

此三者划出的三道圆周就是中华天⽂学⼊⻔的101课。

编者按:"101"的来源可以追溯⾄美国⼤学的教育体系其对课程总纲编号为101。

  1. ⾚道:地球⾃转轴所指向的位置为北极星,即穹顶⸺⾚道为球体⼤圆。

  2. ⽩道:⽉球绕地轨道,⽉球为⽩⾊,故名之。

  3. ⻩道:实际上是地球公转轨道,但⽬视星空时,也曾被以为是太阳的轨道。

带着以上背景再看下图,北⽃所指就是北极星,为⾚道坐标系下的穹顶。

正所谓:天上的星星参北⽃啊!

这句词有个典故:宋江是天魁星⸺魁者,北⽃之⼝也⸺枢、璇、玑、权四颗星围⽽成⼝。

枢、璇连线的五倍延⻓线,永远指向北极星,也就是紫微帝君⸺也就是宋徽宗。

因故,参北⽃并不是在说:⼀百零七个⼈绕着宋江转;⽽在预⽰着:宋江是真⼼想要被招安。

星空图与地球仪相似,不过地球仪是从外⾯看⾥⾯,星空图是从⾥⾯看外⾯。

经过这么⼀换算,您诸位再看看南⽃的位置:

⼤⼩北⽃的关系,明明能类⽐为中华与朝鲜;如果硬说成是南⽃,那就在巴布亚新⼏内亚了!

南⽃占⼆⼗⼋宿之⽃宿的位置

换算如果反应不过来,就剥个橘⼦来感受⼀下位置关



北⽃不在⽩道上

综上可以得出结论:刘伯温没有将设计思路留给后⼈。

当然也有可能,这⼀切都是后⼈的牵强附会,包括我本⼈。

说回⼋臂哪吒北京城。

为什么在胡同间、⾥弄中,会共同塑造这样⼀个集体记忆:

刘伯温才是太⼄真⼈呢?

编者按:依许仲琳原著,哪吒应该是三头六臂,⽽⾮⼋臂。

因为北京城真正的设计师是道衍和尚姚⼴孝!

这厮其帮着燕逆造反,造成⼈⼝消亡⾄少百万,史称燕王扫北⸺故其名声不太好。

元⼤都的设计师是刘秉忠,忽必烈为其上的谥号是"⽂正",故其德⾏、名声都还凑合。

就算往下限说,刘秉忠⾄少也姓刘!

既如此,续上续上!

刘秉忠与姚⼴孝

所谓的⼋臂哪吒说,是为了让正阳⻔做头。

但其实三头六臂说,也能凑够九⻔⸺难道说:宣武、崇⽂不够格作两颗脑袋么?

是的,此⼆⻔的正当性的确还不够!我们看图说话:

编者按:下图源⾃ 第⼀帝国:⻓城(下)部分,⼜新增了部分内容。

杨辉发明的三⻆形,本质是对正态分布的解释;⽽其设计的洛书排布⽅法,即九宫格,本质就是动态

平衡。

九宫格的本质就是遁甲⼋⻔,休⽣伤杜景死惊开为地盘,受⻩⾚交⻆影响需要修正为如图所⽰。

中宫者,九五⾄尊,其⻔不在地上,⽽在天上⸺但天上上不去,故映射在地上,通正阳⻔⾄天坛。

史海钩沉

上指为天,下指为地,天圆地⽅,⽇穿⽉梭。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天元北遁,⽇⽉⼊燕。

汉⼈坐北朝南背向紫微星以⽰谦恭,蒙古⼈则认为:⾯朝昊天上帝才是谦恭!

元⼤都的设计,虽出⾃汉⼈之⼿,但仅就⻛⽔来说,真是看不出太多的讲究。

应该说,天⼈观本就只是个⽂化问题,但却为朱棣提出了⼀个城市规划的⼤问题:

在元⼤都旧址上重建,虽然⺠脂⺠膏消耗的少,但⼀定会导致⻛⽔逆旋!

编者按:作者在 第三帝国:圐圙(上)提起过这个问题。

那么:从燕王府到明北京这段城建演进,难道是真得⼤改吗?

朱棣把这个令⼈头秃的问题留给了道衍和尚⸺反正你也秃了!

道衍接了这个烫⼿⼭芋,需要找个清凉所在去思考这些问题⸺

就是今北京⻔头沟的潭柘寺。

⻛⽔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但是否对元⼤都⼤破⼤⽴不但是个技术问题,还是个经济问题!

且不说靖难之役早已"哀⺠⽣之多艰"⸺单说对北元还在,防务空虚时,其伺机反扑时,⼜当如何?

好么!已经这么多问题,结果还⼜多出来个国防问题!

思来想去,道衍认为:除了折中,没有更好的⽅法⸺只需让内城别那么贴着南边即可。

某⽇⾦銮殿上,朱棣、姚⼴孝君⾂问对,道衍可能是这么说的:

元⼤都东西城墙可以复⽤,东西南北各开两个城⻔,按"休⽣伤杜、景死惊开"顺布即可。

洛书九宫五居中,帝为九五⾄尊,须当在崇⽂、宣武之间再开⼀⻔,供帝南郊祭天时通⾏。

以上这些被我杜撰出来的话,仅是为调和"三头六臂说"与"⼀头⼋臂说"之间的⽭盾。

但⽣是节省成这样,北京内城⼜接着陆陆续续丁丁当当敲了⼀⼗四年。

或⽈:姚⼴孝建城竟耗费如此多的精⼒!那么建造元⼤都时,刘秉忠花费时间⼜是⼏何?

确实是稍好⼀点:⽐明北京少了⼀年⸺但也是有⼀⼗三年之多啊!

刘秉忠的墙是将⼟夯实⽽砌成,姚⼴孝的墙则是⽤五⼗⽄⼀块的砖垒出来的。

刘秉忠对元城墙的建设标准,以汉⻓城作为参考。

⽽姚⼴孝对北京城墙的建设标准,则树⽴了明⻓城的建设标准。

汉⻓城·敦煌段

明⻓城遗址·怀来段

如果您到元⼤都遗址公园游玩过,可能会看到下左这样的图,以为城墙是砖块垒起来的。

北京元⼤都遗址公园

实际上,烧砖这个事情,需要极强的社会动员能⼒⸺蒙古⼈很可能⽆法具备。

下⾯说说到底需要耗费多少⺠脂⺠膏:

城墙也分内外:外城的砖来⾃⼭东、河北两地,内城(即紫禁城)的砖则来⾃浙江余姚。

摄于北京东便⻔

河北省沧州任丘市出岸镇古建砖⼚

余姚出图西晋司

仅紫禁城内的⻘地,⾄

⼤通滨河公园



⻢炎时期的砖

少使⽤了⼋千万块

那么,明北京的内外两城的墙⾯,总共⼤概消耗了多少块砖呢?

http://www.moj.gov.cn/pub/sfbgw/jgsz/gjjwzsfbjjz/zyzsfbjjzsj/202108/t20210816_434831.html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司法部纪检监察组

机构组织要闻⼯作动态业务交流他⼭之⽯政策法规廉政⼴⻆以案警⽰监督曝光史鉴通知公告专题您的位置:⾸⻚>机构设置> 驻司法部纪检监察组>史鉴史海⼀粟|责任刻在城墙上发布时间:2021-08-1621:07:00【我要纠错】【字体:默认【打…

⽩银尚且会有⽕耗,⻘砖当然也会有损耗!加上残次品与储备量⸺

⺠间需要准备⼗亿块砖可能是个合理的数字。

蒙元有可能动员起来这么多的⼈⼒吗?

编纂《授时历》的郭守敬师尚且要师从刘秉忠,刘⽂正公岂能连多少砖块都算不清楚?

退⼀步,就算他敢往上报,忽必烈敢批吗?

下图为⼤同的城墙对⽐图:绿框是徐达修的⼤同城墙,⻩花街上的⼟城墙据推测可能是元朝修建。

除城墙之外,刘秉忠与姚⼴孝在若⼲⽅⾯还有共同之处:

刘秉忠帮忽必烈早于弟阿⾥不哥登汗位,按儒家法理说,对其弟的战争可以称之为讨伐!

姚⼴孝助朱棣帮侄⼦允炆"清君侧"⽽夺帝位,以历史辩证法的观点,应该说造反是有理的!

史海钩沉

59年吴晗作《海瑞罢官》65年其⼈其剧被批判前⼀年的五⽉主席有过指⽰

《明史》我看了最⽣⽓: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较好,

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刘秉忠

姚⼴孝

曾在⼤同的南堂寺出家,法号"⼦聪"

袈裟始终未脱,法号"道衍"

还俗前9年为僧享年59岁美谥"⽂正"。

策划"靖难"之时已经65岁了享年84岁平谥"恭

刘秉忠死的虽早,但⼈家是⽆疾⽽终。

靖"。

⼀⾸《清平乐》,道尽为官之道:

鸥鹭忘机本是《列⼦》中寓⾔⼀则,后来被谱成古琴曲。

渔⾈横渡。云淡西⼭暮。

海上之⼈有好鸥⻦者,每旦之海上从鸥⻦游,鸥⻦之⾄者百住

岸草汀花谁作主。狼籍⼀江秋

⽽不⽌。

⾬。

其⽗⽈:吾闻鸥⻦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

随⾝箬笠蓑⾐。斜⻛细⾬休归。

明⽇之海上,鸥⻦舞⽽不下也。

⾃任⻜来⻜去,伴他鸥鹭忘机。

寓⾔是说:⼈若忘机,⻦当你是朋友;但凡机⼼⼀动,⻦是有感

应的。

编者按:"机⼼"这个词的现代⽤法,⼀般专指投机之⼼或者机会主义者。

姚⼴孝虽然死的晚,但史册载明其是重病⽽亡。

在《列传三⼗三》中,对姚⼴孝的记载是:

⼗六年三⽉,⼊观,年⼋⼗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

或⽈:有没有提是什么病呢?恐怕是⼼病!

编者按:上⽂记述之后的⼀⼤段,都是在论述"建⽂帝为僧遁去"对其的压⼒。

⼀⾸《且停寺》,道尽这位⿊⾐宰相众叛亲离的晚年:

⽼年落魄犹⾮昔,破帽遮头谁识

⽯勒是五胡⼗六国中后赵开国之君,重⽤西域来的佛图澄⼤和

得。

尚。

不问⽔郭与⼭村,杖藜到处寻陈

在《世说新语》有载这么⼀段公案:

迹。

西丘地势⼀何壮,建国当年夸⽯

勒。

竺师赖有佛图澄,问道从容降词

⾊。

佛图澄与诸⽯游,林公⽈:澄以⽯⻁为海鸥⻦。

林公是东晋⾼僧⽀道林,⽯⻁是⽯勒的侄⼦,⽣性之残忍,不堪

详叙!

尽管⽯⻁的登基之路由⾎铺就⽽成,但佛图澄仅把他当作⼀只

鸥!

这与前⾯说的鸥鹭忘机不就对上了么!

⾄今禅刹遗涧阿,松扉昼掩萦烟

但这个典确实⽐较冷⻔,不讲⼀下还真挺可惜的

萝。

⽔流涓涓⽔乐奏,⼭⽊黯黯⼭禽

歌。



这四句应该只是在写景⸺如果是,那不需要解释。

樵⼈牧竖不敢到,⽵径云断惟僧



过。

⼀朝天⼦⼀朝⾂:去久了,庙就不是⾃⼰⸺此乃⾃然之理也!

有碑千年字漫灭,忍使⽼眼空摩

《关事》_哔哩哔哩_bilibili

挲。

神僧去久⼭⽆主,谁听塔上⻛铃

语。

古往今来⼀笑间,不⽤悲歌泪如

⾬。

姚⼴孝死后,朱棣授其配享太庙⸺⻰⼦⻰孙⼀个头磕下去,姚⼴孝也沾光。

但嘉靖认为出家⼈配太庙不妥,造"太⼦少师荣国恭靖公姚⼴孝之塔"后,将其牌位迁出紫禁城。

具体的影像资料还需看探墓博主⼩赫:

探访北京姚⼴孝墓当年他帮朱棣抢夺皇位604年后墓地现状如何_哔哩哔哩_bilibili

从他⽤⼼拍摄的⽚⼦中,我们可⻅道衍和尚的塔:

塔⾝七层,暗合浮屠之数,百丈外寒鸦点点,铃声声。

赑屃负重,或是功德⽆量,万⾥遥⽩⻣嶙嶙,碑森森。

编者按:这是作者⾃⼰为姚⼴孝拟的挽联。

"三武⼀宗灭佛"中的⼀宗,⼀般是指周世宗⸺

但实际上,前⾯分析过,柴荣所谓的"灭佛",本质上就是巧⽴名⽬、敲诈勒索。

真正将灭佛作为事业,且⼤隐隐于道宫之内的⸺就是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

柴荣的⼼思

拓跋焘灭佛是因腹背受敌之

间,居然发现僧众私藏兵器!

你为啥?

灭呢,也确实该灭,佛教徒这个群体造谣成性⸺⽹易的公号是这么说的:

"炼朱丹、烧⻘词"的道君皇帝⸺才是灭佛的正主

https://www.163.com/dy/article/DJV4HV9Q0526N8MQ.html

最疯道君-嘉靖帝烧毁佛⻣、佛⽛1.3万⽄,秘术搞得众宫⼥弑

君!

最疯道君-嘉靖帝烧毁佛⻣、佛⽛1.3万⽄,秘术搞得众宫⼥弑君!,

皇帝居然把那些珍藏多年的佛⻣、佛⽛给烧毁还称⽄论两计算了⼀下⾼达1.3万⽄。

试问乔达摩·悉达多是哥斯拉吗运到中国的佛⻣和佛⽛加起来会有6.5吨?

借杨慎⼀⾸《南乡⼦》,凭吊曾在"三武⼀宗"下混⼝饭吃的众⽣:

携酒上吟亭,满⽬江⼭列画屏。赚得英雄头似雪,功名。⻁啸⻰吟⼏战争。

⼀枕梦魂惊,落叶西⻛别换声。谁弱谁强都罢⼿,伤情。打⼊渔樵话⾥听。

锦⾐卫与史密斯探员

或⽈:嘉靖帝为何如此残忍??

其实,嘉靖的歇斯底⾥,来源于其对"⼤礼议事件"的处理不当。

⼤礼议之争的本质,实际上是对朱厚熜"得位合法性"的质疑。

这个事件我们后续会铺开了讲,下⾯这个世系表,仅仅是个引⼦。

⼤礼议的⼀个派⽣影响,是明世宗讲明太宗的庙号改为明成祖⸺

先看表:

如图,不算南明,明朝有两次继位⽐较特殊⸺

⼀是燕王靖难,篡夺天下;⼆是武宗⽆后,厚熜被杨廷和看上,并被内定为天⼦第⼀顺位候选⼈。

这两次继位,都没有按照《皇明祖训》"⽗死⼦继"的规则进⾏传承,故得位后依然⽐较暴虐。

编者按从⾎脉传承来看第⼆次fork的确解释了嘉靖为何如此重视"⼤礼议之争"。

以内务影响外庭的政策⽅针,要追溯到朱元璋南京登基,驾座应天府后开始的。

洪武中期,胡惟庸案与空印案结束后,朱元璋对拱卫司办事能⼒表⽰怀疑,要求其限期整改。

从全国遴选的⼀万四千⼈⻬聚南京,接受组织的检阅,并扩充⾄都尉司。

⼜因这帮特务拿着鸡⽑当令箭时,鲜⾐怒⻢、吆五喝六,⼈称"锦⾐卫"。

官⽅笑纳了这个名字,李东阳编纂《⼤明会典》时,将都尉司改名为锦⾐卫本仪銮司。

颜⾊应该是鲜亮的⻜⻥服

⽽不该是⿊⾊系的刺客服

造型师参考的是忍者服

编者按:《绣春⼑》的造型设计师姓梁,其经⼿的造型多以和⻛为主。

洪武帝对⾃⼰亲⼿建⽴起的锦⾐卫体系颇感⾃豪,并为密报⼈其起了个光荣的称号:检校。

⼤明的两位君主,天启名⽈祝由校,崇祯名⽈朱由检,与太祖对锦⾐卫的爱称,似有关联。

所以,有明⼀代(不含南明),锦⾐卫这个制度,始终都是皇权的⻰头拐杖。

燕王篡位,南京登基后,班师回⼤明顺天府。

为握情报之扼,其在东华⻔设⽴了东⼚。

东⼚这个机构,从朱棣⼀直到朱由检都没中断过,也就单单只缺了朱元璋和朱允炆这祖孙俩。

⼤明王朝1566的冯保与徐阶

绣春⼑II中的魏忠贤与朱由检

⾄宪宗,朱⻅深宠幸汪直,特命这位来⾃⼴西的瑶族⼈也从锦⾐卫中优中选优,设⽴了西⼚。

《⻰⻔⻜甲》中的西⼚督公唤作"⾬化⽥",剧情来看,明显就是在映射汪直本⼈。

西⼚的故事中,涉及了⼀位重要⼈物⸺王越。

但关于他的故事,我们还需要稍微再压⼀压,若⼲节之后揭晓。

后⾄武宗,朱厚照刚即帝位,便授意刘瑾设⽴"内⾏⼚"⸺

⼀语成谶,刘瑾在挨千⼑的时候,确实有够内⾏!

😱 野史传闻:刘瑾挨第三⼑的时候才开始痛苦的呻吟,袁崇焕则是从头到尾⼀直在惨叫。

考虑到刘瑾不过是个阉宦之⼈,⻣头能硬成这个样⼦,已经可以算是条汉⼦了。

皇权从本就没什么权的相权中去夺权,靠的就是宦官。

宦者,宝盖头下⼀内⾂是也:⽢于挥⼑断后;敢于替领导背锅⸺

那当然要御赐宝盖,以区别外⾂。

但当他们开始蔓延,监视者主要决策者的⼀举⼀动之时,就异化为⽆所不在的史密斯探员。

姚⼴孝是个俗家名字,《明史》在成祖本纪中对其的称呼是僧道衍,⽽不是其俗名。

《本纪第五·成祖⼀》有载:王密与僧道衍谋。

为僧,⼜何尝不是种⾃宫?

嘉靖与万历

从嘉靖到崇祯这段历史,翻遍《⼆⼗四(五)史》绝⽆仅有。

💣 明朝不含南明从谢缙到史可法总共59⼈任职了82任⾸辅存在⼀⼈数任的情况

嘉靖执政45年⾸辅21任夏⾔总共四任另有五位任两届的也都是熟脸。

其中,夏⾔也是唯⼀被处以斩刑的⾸辅。

崇祯的17年中⾛⻢灯般换了20任⾸辅含周延儒的再起⼀次。

明朝276年/82任合3.37年每任;

嘉靖⼀朝合2.14年每任;

崇祯则是0.85年每任。

不疯狂吗?

公历1644年4⽉24⽇夜《常州府志》记录了极为罕⻅的天相⸺⾎⽉。

天狗⻝⽉岁靖康,⻰战于野⾎⽞⻩。

⽹上找的,图⽂⽆关

是夜,李⾃成厉兵秣⻢、枕⼽待旦,或许以为第⼆天会有场恶战⸺第三次北京保卫战。

武将⽅⾯,崇祯⾦⼝⽟⾔剐了袁崇焕,所以左良⽟不会是打赢北京保卫战的于谦!

编者按:第⼆次北京保卫战的动因,是袁崇焕战略性回撤后,⽆可奈何之举。

连左良⽟都不敢主这个事,请问谁敢主事?国有疑难,崇祯帝再可问谁?

⾎⽉之夜,崇祯将遣散男丁,⼿刃⼥眷⸺⻓平公主断于左臂,公主五⽇后⽅醒。

这就是⾦庸《碧⾎剑》中的阿九,也是其《⿅⿍记》中独臂神尼的原型。

嘉靖帝对⽂官集团采取的零信任政策,导致万历朝脑死亡若⼲年。

东林党与阉党争着要在床前尽孝,导致天启萎靡若⼲年后,崇祯怒⽽上雷霆⼿段。

《豪斯医⽣》S6EP19

第六季封⾯图

呼吸机、除颤仪、肺部插管再加上肾上腺素,但思宗似乎是真的忘了:

⼤明亡于中枢系统的慢性衰竭,⽽不是循环系统的急性创伤。

故我的观点是:与其说明亡于《万历⼗五年》⸺

不如说其是亡于"⼤礼议"。

中原与云滇

云南从⼤理段⽒到朱元璋的爱将沐英,⼀直都是汉⼈政权的⽆缝过渡。

今⽇被单划出来的⽩族,实际上就是⼤理段⽒之后,下图为东晋时期鲜卑迁移图。

编者按:这些线作者⾃⼰标注的,⽆正经来源,引⽤时请注意⾃⼰查询可靠来源。

如果以97版⼈物来标注《天⻰⼋部》会明显看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的原型⸺都是鲜卑⼈

北宋与东晋,在⾦庸的笔下,居然了发⽣如此明显的时间错位!

下⾯是⼀段⼤理段⽒的世系表末帝是段世1382年闰⼆⽉段⽒被傅友德、蓝⽟与沐英荡平。

🈸 此战中⼗⼀岁的⻢三保以及其他380⼈被俘并阉割⼩三保被分配给燕王朱棣。

三保太监因在靖难之役表现出⾊,后被赐姓郑,成就名震古今的七下西洋之壮举。

按道理应该铺开了说⼀下,但本次专题是以北⽅胡汉⽭盾为主线,恕我⽆法在这条线上继续

拓展!

说回⼤理。

统计来看,鲜卑⼈似乎对佛教有特别的好感,如:⼤同与⼤理同为佛教名城。

不过,受地理因素制约,北魏时期的⼤同:⾛的是典型的汉传⼤乘佛教。

⽽南诏国时期的⼤理则是:汉传⼤乘、藏传⾦刚乘以及南传上座部三派并⽴。

⾄⼤理时期,段⽒皇族总是⼀⾔不合就出家⸺宛如爱折腾⼈的梁武帝萧衍。

洱海旁的崇圣寺三塔,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

⼤理段⽒的世系表太⻓,只截了⼀半

《⿅⿍记》在涉及到南明的章节中,沐天波是为数不多的真实⼈物。

与此同时,沐天波也为世居滇地,沐英之后的第⼗三代世居公爵。

黔宁王沐英

明朝黔国公世系图.pdf

令⼈稍感意外的是:沐⽒虽在云南很有名,但在南宋的《百家姓》中,沐字并未被收录。

有种说法是沐英为巴结朱元璋,以"皇恩浩荡,沐浴滋养"为名,⾃⼰改姓为沐。

这恐怕⼜是个事出有因,查⽆实据的悬案!

安南与越南

嘉靖⼗五年冬,礼部尚书夏⾔以"安南多年不贡",请兵讨伐越南莫朝开国君主莫登庸。

《明史列传⼆百九·外国⼆》:

礼官夏⾔⾔,安南不贡已⼆⼗年,

两⼴守⾂谓黎譓、黎懬均⾮黎晭应⽴⼦嫡,莫登庸、陈暠俱彼国篡逆之⾂,

朱厚熜认为⽑伯温领兵讨逆最为稳妥,但⽑⽒以丧⽗守孝期未满⽽推辞⸺

但真实的情况是:朝廷的饷银根本就没准备好⸺没钱打什么仗?

再翻过年来,西南沐⽒从中斡旋,危机有缓,嘉靖遂将⽑伯温调⾄⼯部任尚书。

《明史·卷⼀百九⼗⼋》:⼗七年春,黔国公沐朝辅等以登庸降表⾄,请宥罪许贡。

嘉靖⼗⼋年春,媾和破裂,嘉靖亲笔御书,撤掉兵部尚书张瓒,点将⽑伯温⸺

远征之事,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战前,⽑伯温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此⼆者皆为正⼆品的官职。

左右都御史的差别是:左不出巡,右不但出巡,还要亲赴⼀线指挥。

⼤军即将杀奔安南之际,嘉靖帝作七律赠⽑伯温,以壮誓师⼤会之声威:

⼤将南征胆⽓豪,腰横秋⽔

⻛吹 ⿎⼭河动,电闪旌旗⽇⽉

⾼。

天上麒麟原有种,⽳中蝼蚁岂能

逃。

太平待诏归来⽇,朕与 解战

袍。

注1锦⾐卫⽤的是绣春⼑正规

军⽤雁翎⼑,具体形态⻅右图。

注2鼍(读驼)指扬⼦鳄。

注3⽑伯温是⽂⾂不是武将

因故德云社教授的版本⸺

"朕与先⽣解战袍"明显篡改失误。

从看到本视频之⽇起,⼤家切勿再

以讹传讹!



⽑伯温确实胆⽓够豪,其对待战争的态度,如同棋⼿对待棋⼦:

两国争雄动战争,不劳⾦⿎便兴兵。

⾏⼆步鸿沟渡, 守三宫细柳营。

摆阵出 当要路,隔河⻜ 破重城。

幄帷 多机变,⼀ 功成⻅太平。

对懂象棋规则的⼈来说,⽂字写的还是够⽩。

每句都是对象棋七个⼦的拟⼈化表达。

现代化战争的兵棋推演,就是希望"不劳⾦⿎便兴

兵"

⽑伯温的攻⼼之策,就是让对⼿知道⾃⼰必败。

此次南征,⽑伯温以安南⼤地作棋盘,以国书檄⽂作棋谱,与莫登庸展开了⼀场⼼战。

雁翎⼑鼍先⽣⻢将⾞炮⼠相卒 但在谈这场攻⼼之战前,还是需要稍微过⼀下越南的历史,如图:

1225-1400陈朝1401-07胡

1407-1427属明1428-1497后黎朝

1527-1592南北朝莫(绿⾊)vs黎(蓝⾊)



陈朝1226-1400

蒙古在灭掉⼤理国之后在1257、1284与1287年三度攻越之陈朝⽽未果。

在蒙古⼈⾯前如此能抗,这样的壮举赢得了他的尊重⸺谁?

⼀⼼要驱除鞑虏的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

朱元璋《皇明祖训》中,列出了⼗五个"不征之国",其中就有安南:

这⾥的安南,特指⼀直与南宋有商贸往来的陈朝⸺

南宋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在越南市场上受到欢迎,⽽陈朝的稻⽶、⾹料等商品也在南宋极受追捧。

蒙元拿下滇黔后,遣特使本欲怀柔安南,但陈朝官员拒绝其⼊境,这在蒙古⼈眼中⽆疑是极⼤的冒

犯。

在第⼀次征讨越南失败后,忽必烈改变策略,准备联合安南的敌⼈,意图南北夹击,以灭其国。

1278年忽必烈册封占婆(即占城)为郡王,名义上已经归附,但其王⼦不服,元庭震怒,兴兵讨伐。

札剌亦⼉·唆都平定⼤理之前曾为忽必烈的怯薛英译Keshig蒙古⼈中精英中的精英。

攻打占婆,隔⼭探海,忽必烈张⼝向安南借道,陈仁宗认为这就是"假途伐虢"之计策。

⽆奈,忽必烈只能派遣唆都从海上伐之,但蒙古⼈如同希腊神话中的安泰俄斯⸺离开地⾯必死⽆疑。

⾄元⼗九年,率战船千艘,出⼴州,浮海伐占城。

以下三次元越战争越南⽅实际为陈朝。

第⼀次元越战争1257年元朝皇帝忽必烈为了扩⼤其

统治范围,派遣⼤将李璮率军南下攻打越南。越南的陈朝皇

帝陈聪在⾸都顺化(今越南岘港)进⾏抵抗,但最终被元军

攻陷。然⽽,元军在越南的⻓期驻扎引发了越南⼈⺠的⼤规

模反抗,元军最终不得不撤退。

第⼆次元越战争1284年忽必烈再次派遣其孙⼦图贵

思带领⼤军南下,攻打越南。越南的陈朝皇帝陈深采取了游

击战术,对元军进⾏抵抗。最终,元军在越南的抵抗下再次

撤退。

在本次战争之前,曾有占城与元朝的战争。

但史籍⽅⾯只有简单的⾄元⼗⼋年公元1281年⼀句时

间⽅⾯的记录,⾄于战争过程并⽆详实记载。

(札剌亦⼉·唆都)交趾遮之于乾满江,唆都战死。

⽂天祥听闻很开⼼,⼀⾸⼩诗如同《别了!司徒雷登!》:

⻁牌毡笠号公卿,不直⼈间⼀唾轻。

但愿扶桑红⽇上,江南匹⼠死犹荣。

占城是占婆的年号,地处南越,曾在"元越战争"中北拒安

南,东抵蒙古海军,着实令⼈尊敬。

第三次元越战争1287-1288年元朝为了彻底征服越

南,再次派遣⼤军南下。这次,越南的陈朝皇帝陈深采取了

以退为进的战术,先后放弃了顺化和昇⻰(今河内)两个重

要城市诱使元军深⼊越南境内。1288年陈深在巴蓬江

(今红河三⻆洲)设伏,全歼了元军的主⼒,迫使元军最终

撤出越南。

胡朝1401-1407

胡朝的建⽴者为胡⼀元,为浙江后裔,享国仅七年,很类似王莽存续⼗四年的新朝。

胡⼀元崇古,国号为⼤虞,为胡朝要追溯到尧舜禹中的舜⸺因舜的国号就是有虞。

王莽是古今最有名的崇古派,例⼦太多,不胜枚举,就不多赘述了。

胡⼀元搞纸币改⾰,王莽搞了四次货币改⾰⸺两⼈是⼀个⽐⼀个魔怔!

⼤陈通宝汇钞

新莽时期不存在钥匙,此币名⽈"⾦错⼑",⼀夜回到始皇前。

财政要⽀持、法律要配套⸺王莽与胡⼀元基本都能想到,也能做到。

但胡朝更激进的地⽅在于:将不甚成熟的"喃字",从官⽅到⺠间,⼀夜之间跨⼊了共产主义。

契丹⼩字七⾔绝句铜镜,藏于韩国

现代西夏⽂篆书

⼥真⽂:明王慎德、四夷咸宾

上⾯是与宋朝相伴的塞北三朝⽂字,它们以汉字六书构字法为指导,派⽣出了⺠族⽂字。

下⾯是越南陈朝开始使⽤的喃字,此四类字出现顺序就是:契丹、西夏、⼥真、安南。

阮攸作的《⾦云翘传》,源于清代⼩说《⾦云翘》,即:⾦重、王翠云与王翠翘的故事。

编者按:没错,这⼩说就是碰瓷《⾦瓶梅》的起名⽅式,故事内容当然也⽐较⻩暴。

越南⼈改编的《⾦云翘传》,可简单粗暴的类⽐为:

以《阿诗玛》的叙事⻓诗,讲述了苏三在洪洞县的故事,且⽤的是"喃字"来书写。

诸位思考下⾯这个问题的时候,希望能将⾃⼰的脚放到越南知识分⼦的鞋中,先看图:

假如你明明知道上⾯这篇⼩⻩⽂不错,本欲品鉴⸺结果打开⼀看:全是乱码!

⼀查历史,你会发现,在安南属明时期:

喃字印刷雕版、⽂本和⼤量铭⽂,因明朝的⼊侵⸺都⼀起遭到浩劫!

好!现在可以把脚抽回来了。

安南属明时期1407-1427

  1. ⾃秦始皇平百越起,经西汉建州置县,⾄⼆征夫⼈起义中断。

  2. ⾃东汉光武帝起,经东吴、东晋、南朝(宋、⻬、梁),断于陈霸先征讨李贲起事。

3. ⾃隋⽂帝平定前李朝李佛⼦的势⼒起,经隋唐,断于五代⼗国之南汉。

第四次,也是最后⼀次,就是本节标题所⽰:

胡⽒篡位,陈朝遗⾂上北京告御状,朱棣命沐英次⼦沐晟"吊⺠伐罪"胡⽒⽗⼦。

此战总体来说⽐较顺利,持续⼀年后,后陈朝建⽴,算是复了国。

朱棣的这次讨伐,从上到下都知道他做了⼀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神医神套路:经过⼀个⽉的思想⽃争,我做出了⼀个违背祖宗的决定......_哔哩哔哩_bilibili

安南是《皇明祖训》定下的"不征之国"⸺安南的寓意是:中华南⽅永远安宁。

就算胡朝篡,那也是陈与胡之间分赃不均的事,不改变安南还是安南的既成事实。

在这个问题上,决不能姑息双重标准,你能说:因为满⼈来了,中华就不是中华了吗?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胡朝被灭,永乐帝为陈朝续命,但后陈也仅仅持续了六年。

放到整个安南来说,其对朱明的依附,也仅持续了明成祖、仁宣⼆宗,三代⼆⼗年。

我个⼈觉得,仁宗选择分⼿是对的,⾄少不为错!

这本⾝就是个你情我愿的事情,如果在⼀起不幸福,还是分开还是好。

后黎前期1428-1527

后黎的经济活动⼗分活跃,农业、商业、⼿⼯业⽅⾯均有⻓⾜的进步,也算是个盛世。

这⼀百年中,最重要的⽂化事件就是在黎圣宗任内完成了《⼤越史记全书》。

此书也是从三皇五帝写起,算是⽂化上对中华认祖归宗,毕竟仓廪实⽽知礼节么!

但与《⾼丽史》 3.2第三帝国圐圙2 两相对⽐,《⼤越史记全书》还是太⼩⼉科!

故,如果真要论到“⼩中华”的名号(当然是狭义的"⼩中华"

越南真的还是被朝鲜甩出⼏条街!

莫黎南北朝1527-1592

1527年莫登庸逼黎恭皇禅位改元明德建⽴了越南莫朝⸺

越南学者从断代史的⻆度,将莫朝归之为南北朝之北朝。

绿⾊地图部分就是莫朝。理论上来说,在莫⽒登基的时期,

与其叫它为南北朝,还不如叫它三国。本图中,未将湄公河

三⻆洲占婆所占的领⼟算进去,更科学的⽅式,应该参⻅右

图:

1533-1677越南的"南中北三国":粉红⾊为北⽅

的莫朝;⻩⾊代指南⽅的阮⽒与郑⽒,是⽑伯温南

征后,莫登庸⽆奈之下为后黎朝让出的⼤⽚领⼟;

绿⾊地区则是占婆衰败后余下的领⼟。



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40年经过三年的征讨莫登庸不再负隅顽抗选择束⼿就擒。

《明史·安南列传》中的记载是:

⼗九年,伯温等抵⼴西,传檄谕以纳款宥罪意。时⽅瀛已卒,登庸即遣使请降。

⼗⼀⽉率从⼦⽂明及部⽬四⼗⼆⼈⼊镇南关,囚⾸徒跣,匍匐叩头坛上,进降表,伯温称诏赦之。

复诣军⻔匍匐再拜,上⼟地军⺠藉,请奉正朔,永为籓⾂。伯温等宣⽰威德,令归国俟命。

《越南史略》的作者陈仲⾦认为,这⼀个头磕在地上,让越南⾂服于外敌,实在是"⾮常⽆耻"。

编者按:陈仲⾦除了史学家⾝份外,同时也是⽇本傀儡政权时期的政治⼈物。

个⼈⽽⾔,贫穷就是原罪;

国家⽽⾔,弱势也是原罪。

南越与越南1802

时间快进到清嘉庆(不是明嘉靖)⸺就是"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那个嘉庆。

乾隆·弘历,视和珅为知⼰

嘉庆·颙琰(读永眼),视和珅为⼩猪存钱罐

安南之境若⼲年内战打出来个阮⽒王朝,遣使团⾄北京,希望能以"南越"被清朝册封。

😟 嘉庆说:

"南越"包含了两⼴,不妥!

但是如将此⼆字掉个个,我倒能封你为"越南"。

不知爱卿:妥否?

越南使⾂:

必然妥!必须妥!谢主隆恩!

编者按:这段对话是作者⾃⼰改编的。

所以直⾄现在英语中的VietNam还是满清封名"越南"⼆字的⾳译。

由于中国对越南的⻓期优势,历史上越南的扩展⽅向主要是向南。近代时期

占领了重要的湄公河三⻆洲。

这就是越南⸺百越之南的故事。

乾卦与象棋

北伐武将中有两对双⼦星:汉的卫⻘与侄⼦霍去病;明的常遇春与⼩舅⼦蓝⽟。

卫⻘六败匈奴,霍去病封狼居胥;常遇春北定⼤都,蓝⽟策⻢呼伦⻉尔,挑断北元⼿脚⼆筋。

蓝⽟班师回朝,曾对太⼦发出预警:

燕有天⼦⽓,愿殿下先事预防,审慎⼀⼆。

朱标不信,但也⽆所谓,命太短。太祖欲传位于皇太孙朱允炆,对蓝⽟尚加"太傅"以⽰信任。

五个⽉后,"蓝⽟案"爆发,蓝⽒抄家灭族,⼈头搬家的粗算⼀万五千⼈,距"胡案"之尾不过三年。

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改元永乐,五征漠北,七下西洋,堪称⼀代雄主,庙号太宗。

太祖之后,当然是太宗,这种庙号意味着,仁宗并不承认朱允炆存在过。

⾄嘉靖⼤礼议事件之后,朱棣庙号从"太宗"改为"成祖",弘光帝为朱允炆上庙号"惠宗",礼顺事毕。

仁宗朱⾼炽,宣宗朱瞻基平稳过渡进⼊"仁宣之治"。

朱瞻基传⼦朱祁镇改元"正统",但好死不死却出了个"⼟⽊堡之变"。

在兵部尚书于谦的指挥与部署之下,侥幸保住京师,朱祁钰监国,后被于谦拥⽴为帝。

杨善杨思敬,秀才出⾝,辩才出众,硬凭三⼨不烂之⾆对⽡剌晓以利害,迎回朱祁镇。

雄辩之外,思敬善谋,夺⻔之变为其⼀⼿导演,⽽领衔主演的主⻆则为徐有贞。

⼟⽊堡之变前⼣,徐有贞夜观星象,⻅"荧惑⼊南⽃",认为⼤凶之兆,不可动⼑兵。

关于"荧惑⼊南⽃"的意义,我们之前在南北朝梁武帝萧衍的章节中有提,此不详叙。

虽有朱祁钰监国但群⻰⽆⾸,徐有贞认为当下之急,在于先南迁应天府,再退敌不迟。

于谦⼤怒:⾔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动则⼤事去矣,独不⻅宋南渡事乎!

实话实说,于谦这⼏句话不过是作为权威的应激反应,但徐有贞⼊阁拜相后,诬杀于谦。

复辟后的朱祁镇对杀相字斟句酌:于谦实有功,徐有贞⼀语道破:不杀于谦,此举为⽆名。

《明史》将"虽⽆显迹,意有之"强加于徐有贞,明显致敬秦桧"莫须有"。

这段不可信,其实也⽆所谓。

但明朝对北⽤兵的战略,⾃于谦死后,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相持。⾼层已知:此乃持久战。

⽯亨得势诬徐有贞使其致⼠归乡,⽽后与曹吉祥谋逆史称"曹⽯之变",⼆⼈挂但祸不及⼦孙。

倒查中英宗为徐有贞背书《明史·卷171》徐有贞何⼤罪为⽯亨辈所陷⽿。其释归⽥⾥。

徐有贞以为还能再起,等待朝廷的呼召:

犹冀帝复召,时时仰观天象,谓将星在吴,益⾃负。

常以铁鞭⾃随,数起舞。及闻韩雍征两⼴有功,乃掷鞭太息⽈:孺⼦亦应天象邪?

您就说这⼈与梁武帝萧衍那句:"虏亦应天象邪",是不是如出⼀辙?!

好在是⽆灾⽆祸"遂放浪⼭⽔间,⼗余年乃卒",徐有贞善终应得!

英宗传宪宗,于谦平反,但朝野四顾,却⽆⼈可供⽣祭。

宪宗贪财,偷国库填内帑;好⾊,放纵床第之欢;擅权,借内宦夺相权,祸乱朝纲。

唯⼀值得称道的就是其武功,平西南荆襄盗匪,御东北鞑靼⼥真;收复河套;经略哈密。

宪宗传孝宗,号称弘治中兴,⽩昂治⻩河、李东阳编《会典》、减税负,担得起中兴之名。

以"不孝有三,⽆后为⼤"的观点来看,孝宗不是太孝,只有两⼦还夭了⼀个,后继位武宗。

"原谅我这⼀⽣不羁放纵,爱⾃由",您以为这是唱谁呢?这歌词说的就是武宗朱厚照!

庙号定"武",明显恶谥:噫嘘唏!有精⼒"游⻰戏凤"拉扯李凤姐,但却半个⼦⼉都⽣不出来!

杨廷和上溯皇族家谱,推孝宗四弟的次⼦朱厚熜继承⼤统,这上下不就接上了么!

但在继续⾏路之前,何妨再回头望向那场影响帝国⾛向的"⼟⽊堡之变"

此变,⻛起塞外,但根在九边⸺九边者,⻓城沿线九个重镇是也。

今谓"万⾥⻓城",专指明⻓城:西起嘉峪关,东⾄⼭海关,九镇互通,以御狄寇。

九边的政策是太祖定的,让燕王⼿⾥兵多⼀些也是不得已,毕竟外患更急迫。

之前说过,朱元璋和徐达结了⼉⼥亲家,其实是双重亲家:

徐家⼤⼥⼉嫁给朱家⽼四朱棣,徐家⼆⼥⼉嫁给朱家⽼⼗三朱桂。

也就是说,朱桂叫朱棣从朱家论是同⽗异⺟的⽼哥,从徐家论就是连襟。

靖难之后还不得戍边!朱棣拿地图研究了半天,认为要塞之要,要在⼤同!

所谓要塞,是指要害的边塞,就好⽐象棋出⾞,有⼦不捉,但必占两肋!

朱棣把⽼丈⼈扒拉过来,问问岳⽗洪武五年是怎么连通的⼤同七百⾥⻓城。

⺠间所谓"太祖以鹅克寺徐达"的故事,出⾃于号称"吴中四才⼦"之⼀的徐祯卿。

就说他这个智商,虽然和我同姓......算了,⼝下留德吧!略去两百字。

您诸位如若旅游再去看⼤同城墙它的恢复标准就是徐达当年定下的14⽶⾼。

上城墙总有法免费,坐⻋租⻋收费,⾄南城墙您会看到⼋⻆七层的"雁塔"。

如果导游和您说"雁塔是瞭望塔",那您可以驳她⼀句"蒙古⼈不应该在北⾯吗"

雁塔造于明末天启年间,离内城的⽂庙三百多⽶,举⼦登科取仕后题名雁塔。

https://j.map.baidu.com/43/U80g

编者按:编者贴出了链接,从⽂庙向东南⽅向⼀两百⽶的位置看。

说到这也没象棋啊!中国式安慰:菜⻢上好!

话说朱桂五岁那年被封豫王,封国南昌府⸺真去就没宁王什么事⼉了。

⾃九边之策既定,太祖看朱桂好武,就在他⼗九那年,改封代王,就藩⼤同府。

代,春秋叫代国,现在的代县,与"呆"谐⾳,⼜因其性乖戾,被骂"愣怔代王"。

说他楞有依据,⼤同⾄今还有皇帝街、正殿街、东华⻔、⼤有仓这类"僭越"的地名。

但你说他真楞吗?他精的很!

代王找四哥索要燕王府⻰壁之时,不忘嘱咐⼯匠⻰壁千万不能雕五⽖,只能雕四⽖。

毕竟,地名这种东西,死⽆对证且随时能改;五⽖⾦⻰让暗访的⼈举报,就是实锤!

朱愣怔为⼤同添九⻰壁后,明清后⼈⼜续⼀⻰壁四座,三⻰壁⼀座,五⻰壁三座。

故⻰壁加总还为九座。值得⼀提的是,三⻰壁的构造⽐较特殊,⻰雕双壁,故有六⻰。

三⻰壁的正⾯是⼆⻰教⼦,肯定不能说望⼦成⻰,⽤现在的话应该叫鸡娃,甚是有趣!

元明清三代有个共同特征,开国需要两代⼈的创业才能稳定下来,陆台亦如此。

⼤元是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明是朱元璋与朱棣,⼤清是努尔哈⾚与康熙。

朱棣从潜⻰到⻜⻰的蜕变过程,即合《易经》乾卦六⽘,⼜暗合象棋的棋⼦与棋理。

棋盘九路,⼦⼒愈强,越要远离中宫,防的就是造反!因故:

⻢炮要占⼆⼋道,⾞必贬分⼀九路。

或⽈:兵卒不也占中路吗?

可能您不下象棋,这兵卒只能前冲,不能后退,故造不了反。

或⽈:内⾂(即宦官)⽺⻆⼠和外⾂⼤⽿象呢?

将军勿惊!只要您半步不移动,此⼆⼦便永难篡位!

所谓象棋排布,本是帝王⼼术。

象棋杀招中有⼀套既杀智商,⼜辱情商的杀法,名⽈:"篡位⾞"。

🏆 那年王天⼀北⼤毕业刚满⼆⼗⻛华正茂以素⼈参加09年中国⾸届智运会。

与之对弈的是柳⼤华的得意⻔⽣柳⽒盲棋传⼈⸺22岁的党斐。

本以为是轻取,但四⼗招未满,篡位⾞绝杀,技惊四座,杀⼊象甲,傲视群雄。

粉王天⼀的,认为这是温酒斩华雄;⿊⼦则认为,这就纯属于没师⻔,缺家教。

王天⼀棋艺确实像是⽯头⾥蹦出来的,如说他没师⽗,那他师⽗就是菩提⽼祖。

这⼈的恶趣味在于,顶尖⾼⼿装嫩,拿着中华烟找公园⼤爷打野,还录像分享。

我记得有次直播,欲故技重施,被⼀⼤爷认出,然后好⼀顿说教。

⾏⽂⾄此,可否借⼀步说话?

⽅孝孺不就是个公园⼤爷?⽆⾮看不上王天⼀杀⼈诛⼼,也就多嘟囔了⼏句!

结果......

算了,还是回来说 九⻰壁 吧。

编者按:跳出去记得要跳转回来哦!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弃疾这⾸词的词牌名唤"丑奴⼉",晋语区之外,⼤多都不理解"丑奴"何意。

但时⾄今⽇,晋语区(如⼤同)在上对下的场景中,还以"丑、奴"形容怜爱之意。

假如杨廷和、杨慎⽗⼦是雁北⼈,⽼杨会掐着⼩杨同学的⼩脸,道⼀句:

真丑,真奴!

杨慎与⼤礼议

杨廷和,⽣于成都,祖籍江西吉安,古称庐陵。

⽼杨初⼊内阁时,刘瑾⼲政,正德皇帝游⻰戏凤是假,西巡边患是真。

鞑靼犯边,朱厚照不过⽣⽇过五关亲⾃挂帅,这才有的应州⼤捷,这⼜怎会是个荒唐天⼦?

翻过年来,宁王朱宸濠江西叛乱,王阳明平叛,正德帝执意南下,不慎落⽔,落下病根。

宁王之乱,乱在刘瑾;刘瑾之患,⽼杨⼿起⼑落,药到病除。

杨阁⽼历仕四朝,⼆朝⾸辅,治国有术,教⼦有⽅⸺嫡⼦杨慎殿试夺魁,状元⾼中。

有明⼀代,没有"四⼤才⼦",只有"三才⼦":解缙、徐渭和杨慎。

插⼀句,周星驰电影中所谓的"江南四⼤才⼦",实为"吴中四才⼦"的讹传。

唐伯⻁、祝枝⼭、⽂徵明和徐祯卿都算是苏州⼈,故以"苏州四才⼦"论,似更为恰当。

四位才⼦之才,主要体现在书画艺术⽅⾯,论历史贡献,⽆论如何不能⽐肩此三位:

解缙编修《永乐⼤典》,徐⽂⻓托名"兰陵笑笑⽣"作《⾦瓶梅》,杨慎领导"⼤礼议之争"。

⼤礼议事件,两百⼈撼⻔⼤嚎,⼀百四⼗⼈被按翻在地,仅因廷杖⽽亡的,就有⼗六⼈。

翰林院编修杨慎没被打死,谪戍腾冲三⼗余年,愤⽽作《廿(读念)⼀史弹词》,卒于滇。

腾冲战略之重要,忽必烈平定⼤理后留契丹⼈在此军垦,⾄⼤明成为⼟司,⾃称"本⼈"。

除此之外,抗战时期,腾冲还成为军需物品⽣命线⸺驼峰航线的终点。

腾冲地势之凶险,经验丰富如徐霞客者,差不点没把⾃⼰交代在滇地。

正因凶险如此,嘉靖才将杨慎"流三千⾥"!意⽓之争,⽗⼦却双双被罢官,可叹!

杨慎在《廿⼀史弹词》中,独爱《西江⽉》这个词牌,读来朗朗上⼝,思来字字珠玑。

⻘年杨慎能在"⼤礼议事件"吼出⼤义之语:"国家养⼠百五⼗年,仗节死义,正在今⽇"

学⽣唯有以⻘年⽑泽东的《沁园春》凭吊这位状元郎:

独⽴寒秋,湘江北去,橘⼦洲头。看万⼭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空,⻥翔浅底,万类霜天竞⾃由。怅寥廓,问苍茫⼤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稠。恰同学少年,⻛华正茂;书⽣意⽓,挥斥⽅遒。

指点江⼭,激扬⽂字,粪⼟当年万⼾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浪遏⻜⾈?

💣 杨慎之吼"仗节死义,正在今⽇",⾔犹在⽿,振聋发聩!

"《满江红》是托名之作"这个话题,虽是个⼤雷,但兴致所⾄⸺

这雷真要炸了,就当是⾃⼰超度了⾃⼰。

不管您是"义理"之争还是"义⽓"之争,评论区尽管找我招呼!

再论《满江红》

终于来到国史四⼤家的最后⼀位:陈垣。

📖 ⼈物学术成果代表作

吕思勉:江苏常州⼈

《吕著中国通史》《吕著中国近代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

陈寅恪

史》《隋唐五代史》

钱穆:江苏⽆锡⼈

《国史⼤纲》《⻩帝》《孔⼦传》《墨⼦》《朱⼦新学案》《王守仁》《中

国历史研究法》《中国思想史》

陈寅恪:籍贯江西南昌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元⽩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

陈垣:⼴东江⻔⼈

《⼆⼗史朔闰表》《释⽒疑年录》《道家⾦⽯略》《元西域⼈华化考》《南

宋初河北新道教考》《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

吕思勉

钱穆

🀄 国史四⼤家任务表

陈垣是中国宗教史⽅⾯的权威,其著以艰涩精深⽽闻

名。

1929年陈垣担任辅仁⼤学校⻓。

关于辅仁⼤学的知识拓展,⻅ 辅仁旧事 。

陈垣

余嘉锡与夏承焘

吕思勉钱穆陈寅恪陈垣 1931年余嘉锡成为辅仁⼤学教授兼任国⽂系系主任。

1942年余嘉锡升任辅仁⼤学⽂学院院⻓。

现划给北师⼤,北平辅仁旧址

谈起余嘉锡的学术之路要从1912年溥仪发布《清室退位诏书》说起。

1914年清史馆成⽴袁世凯拨款赵尔巽为总裁但后续经费预算明显跟不上趟。

史海沉钩

第⼀期是1914年⾄1916年该期间撰稿⼈最多但由于组织⽆序许多⼈离开了馆内没有

留下撰稿。

第⼆期是1917年⾄1926年受政局影响经费减少撰稿⼈逐渐减少。

第三期是1926年⾄1928年仅有14⼈留守撰稿。

撰稿⼈主要是清朝正途出⾝的官员和⽂⼈,其中以桐城古⽂派和旗籍⽂⼈为主。

余嘉锡1919年进⼊清史馆⼀来为赵尔巽弟⼦讲课⼆来审阅《清史稿》成书质量。

编写⼯作陆续持续到1927年赵总裁眼瞅着没⽶下锅索性直接让将《清史》早产。

《清史稿》的命名,当然反映了其先天的不⾜。

编者按:作者在讲述满清这段历史时,完全没有引⽤《清史稿》中的内容。

史海沉钩

中华⼈⺠共和国时期清史纂修在2000年由⼈⺠⼤学戴逸教授重新提出。

2002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成⽴清史纂修项⽬正式启动但截⾄⽬前还没有任何预

告。

国⽴强盛如当下过了21年尚未完⼯赵尔巽⼏⼗个⼈修了8年不易过分苛责⽂稿的质

量!!

那个思维导图的拓展材料中显⽰,最早质疑《满江红》是伪作的⼈余嘉锡。

🉐 内容就在本⻚,跳下去请点击 第三帝国:圐圙(下) 

这⼀⾏是跳回来的锚点。

《浙江⽇报》1962年9⽉16⽇夏承焘先⽣投稿其⽂《岳⻜<满江红>词考辨》。

⽂中认为,作者为明朝⼤将王越。

我认为,这词若不是他作,也许是出于他的幕府⽂⼠

编者按:对于这个说法是否成⽴,等不及的在这⾥跳转。

夏承焘,温州⼈,词学家,胡乔⽊给定的调⼦是"词学宗师"。

少年夏承焘

运动之后的夏⽼

夏⽼的词学伉俪、报⼈吴闻



于我,夏承焘当然称得上是宗师,但我对夏⽼却是同情多于欣赏。

夏⽼本⼈为《考辨》这篇⽂章承担了不⼩的代价,连同《浙江⽇报》报社也都受到相当⼤的冲击。

还有另外⼀个⼤漏勺:夏承焘是胡兰成的朋友,胡兰成是汪精卫的笔杆⼦。

这层关系对任何⼀级组织来说,都⾮常棘⼿⸺所以⽂⾰刚开始时,夏⽼就被拉出去游街。

乔⽊⽴于主席⾝边

最右为乔⽊

最左为乔⽊

乔⽊⾃41年起⼀直⾄69年⼀直是主席的政治秘书66年到69年开始养病不出。

1975年邓⼩平任国务院副总理胡乔⽊复出并担任政治研究室负责⼈。

1977年5⽉脱胎于中科院社会科学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挂牌成⽴乔⽊成为这个单位的⾸位院⻓。

1982年8⽉乔⽊卸任社科院院⻓。

9⽉乔⽊成为⼗⼆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他接到了⾮常紧急且重要的任务。

1945年延安整⻛后刘少奇、周恩来起草过⼀份《关于若⼲历史问题的决议》论述建党20年的得

失。

乔⽊需要起草的也是⼀份《决议》站在82年的他接到的历史任务是总结建国32年的执政经历。

《决议》将建国后的历史具体再分成四个阶段: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1949-1956期间国家的指导⽅针和基本政策是基本正确

的;

开始全⾯建设社会主义的⼗年1956-1965期间取得了很⼤的成就但也遭到过严重挫

折;

⽂⾰⼗年1966-1976期间党、国家和⼈⺠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历史的伟⼤转折1977-1981国家进⼊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这份《决议》没有回避实质性问题,对主席本⼈在⽂⾰⼗年的若⼲失误,做出了历史性评

价。

1975年夏⽼向组织申请到北京疗养。

寿命的意义

狭义的世纪⽼⼈是说在世纪之初来世纪之末⾛⸺那只有冰⼼她⽣于1900逝于1999年。

夏承焘⽣于1900逝于1986梁思成⽣于1901逝于1972⸺按照⼀般观点⼆⼈寿数其实还⾏。

但如果与社会对其价值输出的期望值相⽐,还差得很远!

世受国恩者,逝世若不满七⼗,应算不忠不孝⸺有才华却不奉献,当然会令吾国与吾⺠⼤失所望!

⼴义的世纪⽼⼈应该是说:只要是在⼈世历练百年的⼈,都应该算在内。

冰⼼99岁

李锐102岁

周有光112岁(左)⻢识途截⾄癸卯年108岁

(右)

在讲辅仁那⼀节中,我们简单说了⼀句⻢相伯,他是震旦/复旦/辅仁的创始⼈。

⻢⽼⽣于鸦⽚战争爆发的1840年逝于纳粹闪击波兰的1939年讲道理也算是世纪⽼⼈。

⻢⽼认为:能被称为杰出⼈才的前提,是你得能活。

于右任86岁

邵⼒⼦86岁

竺可桢84岁

陈寅恪79岁

编者按按照⻢⽼的标准79岁的陈寅恪怕得算"早夭"了!

报道中,夏⽼在听说陈先⽣辞世的消息后,确实也是⾮常的惊诧!

钱货两讫与罪不⼆罚

2019年辽海出版社为夏⽼出了本《天⻛阁词选》。

这段词让我猝不及防闪回到1975年夏⽼与竺可桢的偶遇。

浣溪沙·忆竺藕舫翁

①藕舫:竺可桢号,竺为⽓象学泰⽃。

②逋仙:后世谓林和靖。

花港何时迓钓船,孤⼭有约访逋

③⻁观:⽩⻁观,汉宫殿名。汉章帝时聚博⼠、议郎及诸儒,辩

仙。

五经异同,作《⽩⻁奏议》。

西湖梦路晓莺天。

④劫罅:⼤劫之间隙。⻰泉:抗战时期,作者在浙江⼤学⻰泉分

校任教,竺为校⻓。

乍可灯前谈⻁观,不须劫罅话⻰

⑤梅花句:时竺翁以新著《中国近五千年来⽓候变迁的初步研

泉。

梅花消息五千年.

究》相赠。

此词作于旅居北京时。上⽚追忆西湖胜游。时已离西湖,故有“梦路”之语。下⽚⾔相会京⻔,可以

作⻁观之雄辩,发历劫之感慨。此语双关,既指抗⽇之避兵,亦有慨⼗年动乱之苦厄。⼤劫之隙,正

谓“⽂化⼤⾰命”之间隙也。最后以“梅花消息五千年”收篇,则其愈挫愈勇之⽓象仍依旧也。

编者按:关于《五千年》这篇重要论⽂,作者在 第⼆帝国:运河(下)有提。

夏⽼因岳⻜⽽被游街,但西湖边的岳王庙在⽂⾰中期,也没被饶过!

⾬落幽燕,⽩浪滔天,汪洋不⻅,知向谁边?

滔天的⽩浪打在了神州⼤地,⽆可奈何落花随流⽔!

因为有些事,最是⼈间它不能留啊!

《满江红》原作的问题上,是否能够被理性对待:我没敢抱太⼤期望。

不论未来留给我的板砖将如何落下,今天这块砖⸺我是⾮拍不可!

武庙与关岳庙

⼤唐尚武,唐⽞宗时期,仿照孔庙建⽴了武庙。

直⾄清初,才将武庙正神,由姜太公改为关公。

⾃此,⺠间只知关帝庙,⽽不知武庙。

让岳⻜⼊武庙,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事情。

万历三⼤征,虽是"祸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帝王逻辑,但⺠间并不理解。

"三界靖魔⼤帝"这样的头衔,不应该⼊武庙,应该⼊真武庙⸺纯道⻔的命名规则。

这种上表,与其是对上,不如说是对下,其本质是明朝版的"⼿撕⻤⼦"。

这么说《满江红》是明⼈所作咯?

⾄少《满江红》正史上第⼀次亮相,出于徐阶所编著的《岳武穆遗⽂》倒数第⼆段。

历史上被称为"神宗"的只有两位,宋神宗和明神宗,也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

宋神宗放任王安⽯变法,明神宗⽀持张居正的"⼀条鞭法"。

神这个字,按谥法讲,就是没法评价。

北京话中,对⼀些没法评价的事,都是⼀句"欸,我擦,太神了",⼀语带过。

📌 万历在位48年分为三个阶段

前⼗五年,⼀条鞭法和考成法成效显著,史称万历中兴。

中⼗五年,勤政不再,政府失能,史称万历怠政。

这⼗五年⾥,发⽣过两件⼤事和⼀桩⼩事。

第⼀件⼤事:万⾥震怒,下令对其师张居正的刨坟鞭⼫。

第⼆件⼤事:破格提拔福王,导致"国本之争",君⾂再不相⻅。

还有⼀件⼩事:万历三⼤征裁撤驿站,李匪⾃成失了业。

最后⼗⼋年,东林党崛起,西学东渐。

第⼀,明末三⼤案中,东林党⽕借⻛势,本以为是⾃⼰能控制,结果事情闹⼤了。

第⼆,将利玛窦敬献的《坤舆万国全图》带⼊北京昌平的定陵。

论到岳⻜⼊武庙这件事,在正史上连⼩事⼉都不算⸺事情再⼩也得记⼀笔吧?

要理解君⾂对⽴,⽭盾如此之甚,还得回到他爷爷嘉靖朝。

张居正与于慎⾏

饮⻢⻓城窟⾏

⻘⻘陵上柏,翘翘思远客。

远客在何⽅,⻓城道路⻓。

路⻓时复久,⻔外春杨柳。

杨柳正依依,君⾏胡不归。

⻝薤⾃知⾟,⻝檗⾃知苦。

苦⾟在⼈⼼,当复谁为语。

有⻦云中来,嗷嗷过我庭。

愿附⼀札书,达我沈忧情。

⻦辞天路远,哀鸣去不返。

去去莫复陈,亲疏⾃有因。

徐阶与武穆遗⽂

嘉靖对⾸辅的策略是,打⼀个、拉⼀个、再培养⼀个。

杨廷和是第⼀个被打的,徐阶是最后⼀位被拉的。

嘉靖帝崩,隆庆继位,蜜⽉期满,徐阶致仕。

徐阶回家养⽼的第三年,隆庆驾崩,万历登基。

《岳武穆遗⽂》成书于嘉靖⼗五年,是徐阶在江西任提督学政时为岳⻜编纂的。

徐阶算也是"⼀⽣俯⾸拜阳明"的那种⼈,他在任内办了两件⼤事:

• 1传播阳明⼼学兴建王⽂成公祠。

• 2写了⼀⾸七律赞扬严嵩的德⾏。

寄题严学⼠钤⼭堂

百年胜地谁为主,五亩新开学⼠宫。

曲径影来⻘嶂⽉,短墙⾹度紫芹⻛。

泉声细应弦歌⼊,树⾊轻含烟雾通。

海内出云元有望,西垣⽀笏思⽆穷。

这诗怎么样?为尊者讳只能道⼀句中规中矩,但如果实事求是只能说是⻢⻢⻁⻁!

只不过站在今天,不太清楚这"⻢⻢⻁⻁"是有意?故意?抑或是会意?

再看⼀⾸徐阶为嘉靖颂圣⽽作的"拆字诗",体裁为七律。

他将"嘉"拆为"⼠"、"⼝"、"⼀"、"丷"和"加"。

⼜将"靖"拆为"⽴"、"主"和"⽉"。

⼠本原来⼤丈夫,⼝称万岁与⼭呼。

⼀横直过乾坤⼤,两竖斜⻜社稷扶。

加官加禄加爵位,⽴纲⽴纪⽴皇图。

主⼈⾃有千秋福,⽉正当天照王湖。

反应迅速,格式⼯整,读来押韵,⻢匹拍成这样,实属罕⻅!

编者按:这不过是嘉靖刚登基,初⼊翰林时徐阶崭露头⻆的⽔平。

所以,我觉得那⾸违⼼赞扬严嵩的诗,应该是徐阶故意为之。

⼼态上说,徐阶应该是希望这⾸诗,尽快淹没于历史的汪洋⼤海中。

但他的那⾸烂诗,却扎扎实实的为他的命运带来了转机。

夏⾔将其调回京师,辗转六部,⼊阁拜相,是平步⻘云。

夏⾔因"议复河套"问题,被严嵩抓住⼩辫⼦弹劾,成为唯⼀被当街处斩的⾸辅。

⺠间流传的版本则⽐简单的斩刑还要屈辱,说其被:

捆住⼿脚,如同杀猪。

徐阶因此认定,这严嵩、严世蕃⽗⼦,就是秦桧、秦熺转世投胎。

秦桧⽗⼦专权⼆⼗年,这严嵩⽗⼦也专权⼆⼗年。

⼼似⻩河⽔茫茫

⼆⼗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夏⾔扛不住严嵩的弹劾,严嵩就抗得住徐阶的弹劾吗?

这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扛不住。

整个事情的起因是嘉靖⼆⼗三年,鞑靼⼊侵河套。

河套的重要性,我们之前有讲,鞑靼我们稍晚再叙。

总之,夏⾔应对不⼒,严嵩弹劾,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夏⾔被斩。

严嵩成为内阁⾸辅后,严世蕃成为⼯部侍郎,内⾂视为"⼤丞相"与"⼩丞相"。

不管宋体字是不是秦桧所创,传世的作品,字确是挺好的。

临安有⽚湖,湖边有座庙,庙⾥有块碑,碑上之字,则尽出于严嵩。

碑⽂的作者是⽂征明,词牌也是唱和岳武穆之《满江红》。

编者按:下⽂乃是将碑⽂内容扣出来的。

拂拭残碑,敕⻜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成⾝合死,可怜事去⾔难赎。最⽆辜,堪恨更堪悲,⻛波狱。

岂不念,疆圻蹙(读⻬促);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怕中原复。笑区区,⼀桧亦何能,逢其欲。

词的意境⼀般,主要是议论相对来说⽐较有⼒。

另外就是,严嵩的字可以,⾄少⽐秦桧海报上这三个字要强。

但徐阶怒从⼼起:⽼贼!你也太狂了!动不了你,我还动不了你⼉⼦?

徐阶弹劾严世藩:南通倭寇头⽬汪直,北通蒙古俺答汗,意图通敌。

严世蕃被斩,严嵩被削官,回祖坟"寄⻝墓舍",只等着被埋。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编者按:截取⾃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指桑骂槐的典范。

西湖岳王庙的碑⽂,落款⾃然会被"热⼼群众"由"严嵩"改为"夏⾔"。

夏⾔与岳⻜

我们不禁要问在鞑靼问题上,夏⾔到底说了什么错话?

河套地区的鞑靼骑兵,史称"套骑";扫荡套骑,史称"搜套"。

嘉靖认为搜套的军费不会花很多,就直接给前线曾铣(读喜)拨付现银⼆⼗万两。

这个姿态⾃然是要打,夏⾔作为⾸辅,必然是各种论证打的好处。

但嘉靖后来听说远远不够,曾铣报告还要⼀百三⼗万两,当即怒了。

《明世宗实录》对嘉靖的记载是:

套虏之患久矣。今以征逐为名,不知出师果有名否?

及兵果有余⼒?⻝果有余积?预⻅成功可必否?

昨王三平未论功赏,⾂下有怏怏⼼,今欲⾏此⼤事。

⼀铣何⾜⾔舐(读市),恐百姓受⽆罪之杀。

前⾯说的都⽐较⽩,不需要翻译,这⾥只解释最后⼀句。

"⾔舐"两字来源于"未⾔舐唇势必妖,⾯⽬雌雄不可交"的⾯相学断语。

本意是说,妖道之⼈,说瞎话前,⾆头要先舔嘴唇,缓解紧张。

这⾥的意思是,对套骑的征讨属于"浪战",最后遭殃的不还是百姓?

再说,战争是否正义?军费够吗?胜算⼏何?某些⼈有"怏怏之⼼"哦!

严嵩此时是次辅,⾸辅刚被夏⾔顶替,参夏⾔是⼀箭三雕。

于嘉靖能安抚圣⼼,于⾃⼰能重登⼤位,于政敌能借⼑杀⼈。

冲这个⼀箭三雕,您也得来个⼀键三联!

《明世宗实录》,始修于隆庆元年,徐阶任总裁,神宗即位,改命张居正等续修。

《明世宗实录》中的嘉靖所⾔,徐阶是在秉笔直书吗?

《岳武穆遗⽂》中的《满江红》,徐阶是在借古讽今,在⼆创吗?

鞑靼套骑,是假匈奴,但夏⾔在徐阶这⾥,可是真是岳⻜啊!

夏⾔与夏承焘在⼀件事情上有共同的:

君王死社稷

神宗死,光宗朱常洛继位,登基不到⼀个⽉,死于床底之间。

熹宗朱由校继位,也就是天启帝,终其⼀朝,东林党与阉党⽃的乌烟瘴⽓。

天启⼆年,明军退居⼭海关,辽东陷落。谁这么厉害?

⼋旗制度的总设计师,⼥真⼈的天命汗,清太祖努尔哈⾚。

努尔哈⾚⼀路南征,未尝败绩,直到在宁远碰到了袁督师。

⽂官督师怎么督?⽤脏话督:"掉哪妈!顶硬上!",很直⽩,不需要翻译。

努尔哈⾚死在红⾐⼤炮之下,皇太极继任后⾦汗位,史称清太宗。

分⼦⼈类学业已证明,努尔哈⾚并⾮⼥真后裔,⽽是源于布⾥亚特蒙古。

分⼦⼈类学名声不是太好,时⽽在⽹上被调侃为"疯⼦⼈类学"。

⼈类的夏娃、⼥娲被某些组织堂⽽皇之的称之为"路西"。

路西者,路西法的阴格形式。

其实⽆需借助这些科技与狠活,也能⼤致判定爱新觉罗与完颜⽒关系存疑。

满⽂源于蒙⽂,蒙⽂源于契丹⼩字,契丹⼩字源于回鹘⽂,再往前就是粟特⽂。

⽽⼥真⽂与同时代的契丹⼤字、西夏⽂⼀样,都是横竖撇捺点的⽅块字。

⼥真⼈建国之前,也曾信仰萨满,但其仰慕⼤辽⽓象,也奉佛教为国教。

朔州崇福寺本为唐⼈尉迟敬德所修缮,⾄⾦熙宗完颜亶,为⼤寺庙增加两殿。

⾄⾦废帝海陵王完颜亮,继续⼤兴⼟⽊并为⼤寺庙增加"崇福禅寺"的匾额。

努尔哈⾚仅是勾结藏传佛教作为盟友,其本⼈没有佛教信仰,⽽是萨满教徒。

藏传佛教能成为清朝的国教,源于皇太极与科尔沁的联姻,乾隆欲同化汉传佛教之果。

⽽布⾥亚特蒙古的传统是萨满崇拜,吃罢毒蘑菇(如毒蝇伞)后,狼嗥⻢嘶跳⼤神。

满清贵族红顶带,辫⼦只留⼀根,这与布⾥亚特⼈的⺠族服饰和发型完全⼀致。

编者按:左边为布⾥亚特蒙古的冬装,右侧为满清皇族冬装。

⽽⼥真⼈仰慕契丹,男性不留辫⼦则已,但如果要留,必须对偶,即⼥真髡(读昆)发。

皇太极继位之后,仿明制封其嫡⼥为固伦公主,庶⼥为和硕公主。

固伦,源于蒙古语,圐圙⾳转,意为天下。

为什么努尔哈⾚要架着⼥真的名字,⽽不是以布⾥亚特蒙古的本来⾯⽬⽰⼈?

这⾥借陈近南之⼝,道出努尔哈⾚的帝王⼼计:

读过书明事理的⼈,⼤都在⼤明当官啦!

所以要对付朱明王朝,就要⽤⼀些蠢⼈!

但对蠢⼈说真话会适得其反,

只能⽤宗教催眠之!

所以反汉复⼥真只不过是个⼝号,

跟阿弥陀佛其实是⼀样的。

明朝⼀直欺压我们⼥真⼈,

抢⾛银⼦跟⼥⼦⸺

所以我们要反明。

花开两朵,再说⼤明,天启病重,因其绝后,病榻之前将帝位传⾄朱由检。

受⽗亲泰昌帝"红丸案"的影响,天启对传宗接代不甚上⼼,故⽽兄终弟及。

再翻过年来,朱由检登基,年号崇祯,南明上的庙号思宗。

为什么是"思"?按谥法解,追悔前过⽈思。

南明认为崇祯在哪⼀步最需忏悔?

当然是凌迟袁崇焕!审了半年,居然审出个通敌罪!

⾏刑之前,袁督师菜市⼝赋绝命诗⼀⾸:

⼀⽣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将勇,忠魂依旧守辽东。

从⽤词来说之冷静,不像是赴死之⼈的绝命诗⸺不过这相对不太重要。

永乐帝千⼑⽅孝孺,⽽酷刑始;

崇祯帝万刮袁崇焕,⽽⼈⼼失。

李⾃成与吴三桂

崇祯⼗三年,河南⼤旱,李⾃成杀⼊洛阳。

不当差,不纳粮,⼤家快活过⼀场。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

那么吃的是啥?有个美称叫"福禄宴"。

就是把福王朱常洛和⿅⾁炖在⼀起,犒赏三军。

福王是谁?万历的⼉⼦,崇祯的三叔。

那崇祯能忍吗?能忍!也只能忍......

总不能把关宁铁骑调来平叛吧?简直是⼤炮打蚊⼦!

截⾄崇祯,历史上的农⺠起义,确实都难成⼤事。

不过,他可能忘了太祖皇帝朱元璋是如何得到天下的。

李⾃成西安称帝,攻破⼤同,兵锋正锐,直指北京。

崇祯命吴三桂放弃关外,带上你的铁骑,五百⾥加急回京救驾。

从吴三桂能下⼿绞死南明皇帝永历帝来看,他对⼤明是痛恨的。

所以吴三桂"迁延不急⾏",只等李⾃成灭了朱由检。

让他单单没想到的是,崇祯居然真的"君王死社稷"了!

吴三桂兵退⼭海关继续观望,静待天下有变。

但他可能是真的忘了,⼿握关宁铁骑的他才是那个最重要的变数。

技术上讲,确实是北有⼥真,南有闯贼,做夹⼼饼⼲确实很难受。

但反过来说,他倒向谁,谁就能赢,虽弱,但是他就是那颗定盘星。

正所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

有没有"⼀怒为红颜"倒是两说,但李⾃成在"⼀⽚⽯"的硬仗,让吴三桂彻底倒向多尔衮。

没错就是多尔衮,⼀年前皇太极崩了,顺治才六岁,⽂治靠孝庄,武功还赖叔⽗多尔衮。

李⾃成怒⽽灭⻔吴三桂全家,放纵劫掠,⽕烧故宫,欲毁弃"朱"墙"皇"⽡的⼤明。

临⾛之前,还不忘让⽜⾦星去天坛烧了祭⽂,告诉上天"我李⾃成是党项⼈"

李⾃成怎么死的有争议,获茅盾⽂学奖的姚雪垠认为是死在了湖北九宫⼭。

九宫⼭说是张廷⽟在《明史》⾥的观点,郭沫若的考证也是⽀持这个说法。

然⽽⾦庸认为是出家了,我以⼩⼈之⼼度之,可能还是在为剧情跌宕⽽服务。

这就是明末清初的⺠族⽭盾,也是⼀个新王朝即将诞⽣时,⽣产时必要的阵痛。

1644年10⽉19⽇六岁的顺治帝被抬到天坛祭天以⽰正统。

1644年的天坛迎接了汉⼈崇祯党项李⾃成和⼥真爱新觉罗福临。

三⽇凌天与五仙⼊关

东称夷,西称戎,南称蛮,北称狄。

⼥真⼈,因其处于洛阳东北⽅向,可称夷狄。

满⼈同之前的胡⼈政权不同,⼥真的神⼭不是昆仑⼭,⽽是⻓⽩⼭。

奉昆仑⼭为祖庭的戎狄,有古⽉信仰者,可⾃称胡⼈。

但⼥真⼈的基本信仰,为万物有灵的萨满⽂化,故不可称其为胡⼈。

⽐如,萨满教认为"胡⽩⻩柳灰"这五种动物是修炼⽽成,不但不能伤害,还要在家⾥供奉。

胡,狐仙,狐狸,⽇本⼈学去了。

⻩仙,⻩⿏狼或⻩⼤仙,⾹港⼈学去了。

⽩仙,刺猬。刚出⽣的⼩刺猬确实挺⽩,可以说是名副其实。

但东北⼈称呼它为"⽩⽼太太",这个就有点不知所谓了。

柳,蛇仙,江浙⼈学去了。

🎵 ⻘城⼭下⽩素贞洞中千年修此⾝

灰,是指⽼⿏⸺这个说法还是⽐较膈应⼈的。

但也有学者指出,可能这⾥的灰是讹误,应该是⿊。

🐢 ⿊仙,⼀说是⿊熊,另⼀说是乌⻳。个⼈认为,乌⻳说更靠谱,⿊熊有三重罪:

⼀来是,其他四个动物体型都⽐较⼩,突然来个狗熊不太⾃然。

⼆来是,东北总体不太看得起视⼒有残疾的⿊熊,会骂它们为"熊瞎⼦"或"⿊瞎⼦"。

⺠间也流传着"狗熊掰棒⼦"的寓⾔故事,可谓妇孺皆知。

总之,意思是说这些⿊熊的智商不⾼。

三来说,⿊熊经常跑到农家作不速之客。

光偷东西其实还好,有报道说它把哺乳期妇⼥的奶给吓回去,孩⼦饿出病来!

这可就是罪⼤恶极了!

相⽐⿊熊的三重罪,乌⻳有三好:

⼀是体型⼩,不费粮⻝;

⼆是⻓相⾮常可爱,也会和⼈互动;

三是⻓寿,寓意美好,唐朝就有李⻳年这样的名字。

将此五仙⼉供奉在家中神龛,就是满⼈所谓的"保家仙⼉"⽂化。

🎵

东边不亮西边亮

晒尽残阳我晒忧伤

前夜不忙后夜忙

梦完⻩⾦我梦⻩粱

春⾬不湿知⼼⻤

秋寒透打痴情⼈

念天念地念⾃⼰

望⼭望⽔我望清晨

我落⼈中然⾃在

本是天上逍遥的仙

不为俗尘洒⼀物

只为美酒动⼼弦

倩⼥幽魂⽋⼥债

⼀夜之间就洗清⽩

劝天劝地劝知⼰

忘⼭忘⽔我忘情⼈

康熙与南明

但这五仙保不了顺治的命能保这位23岁免于天花之灾的仙⼉其实是⽜。

天花是个⼤筛⼦但⽞烨⽗⺟都被挡下但7岁的⽞烨却侥幸逃过。

汤若望认为,⽞烨对天花的免疫⼒是天主的恩赐,故应继承⼤统。

汤若望是谁?为什么在继承⼈问题上敢于说出⾃⼰的观点?

汤若望是个洋和尚,德国科隆⼈,耶稣会神甫,清朝⾸任钦天监监正。

明万历年间,利玛窦来华传教,因为⾛的是精英路线,效果⾮常好。

利玛窦的策略是,在谈及天堂地狱之前,只说⼏何天⽂这些形⽽下的学问。

万历三⼗三年,徐光启成为耶稣会在华的"圣教三柱⽯"之⼀。

万历崩,泰昌继位,但不到⼀个⽉,崩殂于红丸春药之下。

泰昌帝⻓⼦朱由校继位,定年号为"天启",⼀个基督教专有名词。

朱由校落⽔着凉落下病根,病榻之上传位于信王朱由检,兄终⽽弟及。

西学东渐与西学中源

从万历到崇祯,徐光启历经四帝,升⾄礼部尚书,负责《崇祯历书》的编写。

对《崇祯历书》的技术性章节,离不开天⽂学家汤若望的⿍⼒⽀持。

耶稣会神甫南怀仁于顺治朝来华传教,后受诏⼊京协助汤若望办公。

康熙虽然登基,但年幼⽆法亲政,鳌拜炮制"汤若望案",史称"康熙历狱"。

此案以五位钦天监官员被杀画上句号,汤若望虽未被处以极刑,然时⽇⽆多。

康熙⼋年,鳌拜被摔跤⼿打翻在地,后死于监所,⽞烨头上再⽆悬爷。

随后,康熙对鳌拜经⼿之案,逐⼀拨乱反正,"汤若望案"得以平反。

南怀仁成为钦天监监正,并教授康熙⼏何、天⽂、⼒学等⾃然科学。

学问之外,南怀仁还造⼭地⽕炮以平三番,同俄国谈判《尼布楚条约》。

南怀仁逝于北京,葬于滕公栅栏,与利玛窦、汤若望泉下为伴,康熙谥其"勤敏"。

回望南怀仁的⼀⽣,最⼤的污点来⾃于称"伏羲是亚当的第⼗三代孙"⽽招⾄的炼狱。

祖先西来说,事实上践踏了利玛窦定下的"规矩",即祖先信仰必须得到尊重。

康熙晚年,新来中国的道明会及⽅济会教⼠⾮议"祭天、祭祖、祭孔",爆发礼仪之争。

⾄雍正,禁教令下达,天主堂或毁或改为旱厕,传教⼠则被遣送回澳⻔。

所以道光年间签订的《南极条约》中,着重点出的就是"传教⾃由",按下不表。

康熙帝在位六⼗⼀年零⼗个⽉,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的皇帝,庙号"圣祖"。

仅从"开疆扩⼟谓之祖,守⼟建业谓之宗"⸺康熙⽆愧于庙号为"祖"。

⾄于这个"圣"字,则是雍正继位后,庙堂之上,挑破中指,以⾎圈定的。

康熙擒鳌拜、定三藩、收台湾、灭噶尔丹、订《尼布楚条约》,奠定了盛世的基础。

洪波虽然涌起,暗流却在涌动。

张献忠与李定国

天启末年,李⾃成舅⽗⾼迎祥⽢肃启⽰称"闯王",张献忠、李⾃成号"闯将"。

崇祯九年,⾼迎祥欲复刻魏延曾为诸葛亮献计却否决的"⼦午⾕奇谋",然失败被凌迟。

李⾃成与张献忠和平分家,李⾃成沿⻩河、张献忠沿⻓江移动作战,以图⼤业。

崇祯⼗六年,张献忠武昌称"⼤西王",翻过年来,李⾃成西安称帝,国号"⼤顺"。

关于屠川,鲁迅认为其本质就是破罐⼦破摔,不给满清留⾜够的⼈⼝供其奴役。

七杀碑上联:天⽣万物以养⼈;下联:⼈⽆⼀德以报天;横批:杀杀杀杀杀杀杀。

张献忠死于凤凰⼭下,孙可望得其⾐钵,李定国封"安西王",继续联明抗清。

⼤明亡于党争,南明不过是鸡窝⾥滚出的⼀只蛋,怎能忘了党争的优良传统?

孙可望必欲除李定国⽽后快,但拳路跟不上思路,⼤败⽽归,索性降了⼤清。

李定国迎永历帝⼊滇,孙可望献出"滇黔地图",防务机密尽失,南明军危在旦⼣。

李定国劝永历南退缅甸,⾃⼰则东⾏⾄版纳,准备与吴三桂在傣地⼀决雌雄。

南明永历皇帝写给教宗的信中,称明已奉天主教为国教,希望⼗字军快来靖难。

吴三桂与永历帝

吴三桂怎会和李定国纠缠,限缅王莽达完完整整的交出永历帝,以免灭国之患。

莽达不允,其弟莽⽩发动"咒⽔之难",莽达全家被溺死于钦敦江中,永历被献。

莽⽩是⽐较客⽓的叫法,它更为中国读者熟知的名字是:卑谬王。

蛮⼈没资格受谥,总可以选择翻译⽤字吧?管得了史官下笔,还管得了众⼝铄⾦?

吴三桂本已应下永历帝葬回昌平⼗三陵,⾏⾄昆明,顺治驾崩,康熙登基。

康熙下诏,多尔衮封的"平西王"升级为"平西亲王",吴三桂明⽩这是不让⼤军⼊京。

质⼦吴应熊在京师已与建宁公主成婚,按辈分吴应熊还是康熙的姑⽗,料也⽆恙。

吴三桂下令⼸弦绞死朱由榔及其幼⼦,投名状⼀出,西南⼀隅尽⼊吾彀中,岂不美哉?

李定国得知⼤明天⼦已遭不测,悲愤⽽亡,享年四⼗⼀岁。

从忽必烈⾄元1264年到南明永历被绞死1642年四百年从头再越

借杨慎⼀曲《西江⽉》凭吊这四百年的时光:

⼭⾊消磨今古,⽔声流尽年光。翻云覆⾬数兴亡。回⾸⼀般模样。

清景好天良夜,赏⼼春暖花⾹。百年⾝世细思量。不及尊前席上。

⼗年后(1652年),康熙平定三藩,吴应熊与建宁公主之⼦吴世霖处以绞刑。

建宁公主本⼈,当然不会因吴三桂之乱⽽所祸分毫,她当然会寿终正寝。

⾄于这场叛乱本⾝,说是三藩之乱,其实也就是吴三桂⼀个⼈的独⻆戏。

如果说是独⻆戏,吴三桂也没什么台词,⽆⾮是闹哄哄留下了个"反清复明"的⼝号。

⽽全天下,最没资格谈"反清复明"的,恰恰正是吴三桂这个刽⼦⼿。

永历帝被绞李定国病死康熙登基⼀个⽉后郑成功暴毙⽽亡享年38岁。

没错,两⼈并未在台海楚河汉界、调兵遣将,却在千禧年初各⼤卫视排兵布阵、明争暗⽃。

康熙与郑成功

《康熙王朝》⾸播于2001年《⼤英雄郑成功》则被拖了三年于2004年上映。

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本来是为郑成功量⾝定做的,却被康熙夺了先机。

🎶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河⼭

我站在⻛⼝浪尖紧握住⽇⽉旋转

⾎淹没⼈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康熙》原版歌词显⽰为:

愿烟⽕⼈间安得太平美满。

《郑成功》的版本是:

⾎淹没⼈间安得太平美满?

那么,到底原词是怎么写的?原唱是怎么唱的呢?

词作者为樊孝斌⽼师,原唱为韩磊⽼师,两位⽼师的履历⼤家⾃⾏搜索,这⾥不赘述。

你造吗

⼀般流⾏⾳乐的作曲规律是:

主歌AVerse副歌BChorus回到开头给A换词再唱⼀次到B结束。

结构上来讲即是1A-1B-2A-2B⸺五百年这⾸歌显然不是这样的套路

樊⽼师选择的是1A-1B-1C--2A-2B-2C这样的结构如下

主歌Verse

过渡句Bridge

副歌Chorus

沿着江⼭起起伏伏温柔的曲

做⼈⼀地肝胆做⼈何惧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河⼭

线

艰险

放⻢爱的中原爱的北国和江

豪情不变年复⼀年

我站在⻛⼝浪尖紧握住⽇⽉旋转

⾎淹没愿烟⽕⼈间安得太平美满

做⼈有苦有甜善恶分开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对冰⼑雪剑⻛⾬多情的陪

两边

都为梦中的明天

珍惜苍天赐给我的⾦⾊的华

韩⽼师在2C的位置唱的就是演唱就是红字部分与主流宣传⽆异。

但在1C的位置韩⽼师唱的就是绿字部分⸺请直接听1:20的位置

【康熙王朝】⽚头曲向天再借五百年豪迈帝王之声_哔哩哔哩_bilibili

歌词内容上来说康熙活了68岁寿终正寝⽽郑成功只活了38岁疑似被毒杀。

国姓爷离奇死因,我们稍晚会继续论述⸺现在需要先研究这段词:

C段分上下两阙上阙最后⼀句是⽇⽉旋转显然是指⼤明⸺

故以郑成功的反清复明来解释,似乎更为恰当。

正值壮年却突然崩殂于台南,再活五百年明着是说郑成功,实际暗戳戳的是在指朱元璋。

从明太祖1368建⽴朱明到孙中⼭1912年就任临时⼤总统前后共计544年。

樊⽼师只动三个字,绵⾥藏针;韩⽼师唱出帝王之⽓,空⽿欺世!

⼆位⽼师玩的是⼀⼿好暗花啊!

康熙年间,《说岳全传》突然在东南沿海横空出世。

且不说扬州⼗⽇,嘉定三屠⸺单是"剃发令"⼀项,已经⾜够令汉族蒙羞!

现代⼈的⾦钱⿏尾

清初的辫⼦⻓度,⽐这还短,如同左图

⾄晚清,则不再有⼈理会辫⼦问题

努尔哈⾚从回鹘⽂⼀字⼀句翻译过来就是:通古斯野猪⽪⸺故"猪尾巴"的发型确实没瞎叫!

编者按:通古斯是腾格⾥的转写,野猪是契丹⼈族源神话,前集我们提过。

⻅此处: 第⼆帝国:运河(下)

《说岳全传》是江南⼠⼈撰写的传奇⼩说,后⼜被改编为说书先⽣们⽤的话本。

什么岳⻜本是⼤鹏⻦,兀术本是个⼩虬(读求),天上没打完的仗,要在地上打完。

此类情节,鳞次栉⽐,中⼼思想其实就⼀个:

依时代背景⽽论:岳⻜应该是在映射郑成功,⽽岳⻜的对⼿⾦兀术⸺

⾃然就是在影射收复台湾的施琅。

本可以称呼完顏宗弼或者乌珠,但话本中⾮得写成兀术,然后辅以注⾳,以缓解尴尬!

🈵 群雄道:哦!原来他会巫术!难怪岳元帅栽了!

难怪鲁迅先⽣对⺠国⼠⼈的"精神胜利法"鞭辟⼊⾥⸺

⽽蒋公正是此法集⼤成者!

琉球与台湾

台湾因盛产硫磺,元朝称其为"瑠求",在澎湖设"巡检司",统辖台湾。

⽽彼时的正牌"流求国"正处于"英祖王朝",位于今⽇据的冲绳本岛。

蒙古⼈认为,有硫磺,就能做⽕药,有⽕药,就能更有效的统治更⼤的疆域。

⾯对新时代的钥匙,元军当然会蠢蠢欲动,可惜蒙古⼈海战不灵,被英祖赶⾛。

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位登⼤宝,四海⼩国拜码头的上表,纷⾄沓来。

⽽彼时的冲绳本岛,正处于"三⼭时代",即南⼭、北⼭和中⼭三国。

朱元璋听罢敢和蒙古⼈亮剑的英祖故事,派杨载向琉球三国先后发出诏谕。

⾄此,宗藩关系确⽴,三⼭被更名为"⼤琉球",⽽台湾则被降格为"⼩琉球"。

中⼭王世⼦尚巴志⼀统三国后,宣德帝封其为"琉球王",琉球进⼊"尚⽒王朝"。

明末清初,琉球国沦为萨摩藩之附庸,琉球国王不得不⾸⿏两端,左右逢源。

甲午海战之后,满清⽆⼒再提"琉球归属问题",琉球群岛成为⽇本冲绳县。

第三卷·第三章